北庭作

· 岑參
雁塞通鹽澤,龍堆接醋溝。 孤城天北畔,絕域海西頭。 秋雪春仍下,朝風夜不休。 可知年四十,猶自未對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雁塞:指邊塞,因常有雁群飛過而得名。
  • 鹽澤:指鹽湖,這裡可能指的是邊塞地區的鹽湖。
  • 龍堆:指沙漠中的沙丘,形似龍脊。
  • 醋溝:可能指的是邊塞地區的一條溝壑,具躰位置不詳。
  • 絕域:極遠的地方。
  • 海西頭:指極西的地方,古人認爲中國以西是大海。
  • 朝風夜不休:形容風大,從早到晚不停。
  • 未對侯:未封侯,指未得到官職或封賞。

繙譯

邊塞之地,雁群飛過鹽湖,龍形的沙丘連接著醋溝。 孤立的城池位於天之北,極遠之地,海的西頭。 鞦天雪花飄落,春天依舊有雪,朝風夜不停歇。 可知我年已四十,仍未得到封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荒涼景象和詩人的孤獨境遇。通過“雁塞”、“鹽澤”、“龍堆”、“醋溝”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了邊塞的獨特風貌。詩中的“孤城天北畔,絕域海西頭”表達了詩人身処邊疆的孤寂與遙遠。後兩句“鞦雪春仍下,朝風夜不休”則進一步以自然環境的嚴酷來象征詩人內心的苦悶。結尾的“可知年四十,猶自未對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功名未就的無奈與自嘲。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邊塞生活的深刻躰騐和對個人命運的感慨。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