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宣州沈大夫登北樓書懷

· 杜牧
兵符嚴重辭金馬,星劍光芒射鬥牛。 筆落青山飄古韻,帳開紅旆照高秋。 香連日彩浮綃幕,溪逐歌聲繞畫樓。 可惜登臨佳麗地,羽儀須去鳳池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兵符:古代調兵遣將的信物。
  • 嚴重:嚴肅,莊重。
  • 辭金馬:離開京城,金馬指代京城。
  • 星劍:寶劍的美稱。
  • 射鬥牛:指向天空,鬥牛指天上的星宿。
  • 筆落青山:形容書法或詩文雄渾有力。
  • 飄古韻:流傳着古代的韻味。
  • 帳開紅旆:帳幕拉開,紅色的旗幟飄揚。
  • 照高秋:照耀着秋高氣爽的天空。
  • 香連日彩:香氣與日光交織。
  • 浮綃幕:浮動的輕紗帷幕。
  • 溪逐歌聲:溪水隨着歌聲流淌。
  • 繞畫樓:環繞着華麗的樓閣。
  • 可惜:遺憾。
  • 登臨:登高遠望。
  • 佳麗地:風景優美的地方。
  • 羽儀:指有才德的人。
  • 須去:必須離開。
  • 鳳池:指朝廷,也指高位。

翻譯

手持兵符,莊重地離開京城,寶劍的光芒直射天際。 筆下的文字如同青山般雄渾,流傳着古韻,帳幕拉開,紅旗在秋高氣爽中飄揚。 香氣與日光交織,浮動的輕紗帷幕,溪水隨着歌聲環繞着華麗的樓閣。 遺憾的是,在這風景優美的地方登高遠望,有才德的人必須離開,前往朝廷的高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離開京城,前往邊疆的場景,通過兵符、星劍等意象展現了詩人的威嚴與決心。詩中「筆落青山飄古韻」一句,既表現了詩人的文學造詣,也體現了其對古代文化的傳承。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美景的留戀與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思考。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居中書舍人。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爲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