緱山西峯草堂作
結廬對中嶽,青翠常在門。
遂耽水木興,盡作漁樵言。
頃來闕章句,但欲閒心魂。
日色隱空谷,蟬聲喧暮村。
曩聞道士語,偶見清淨源。
隱几閱吹葉,乘秋眺歸根。
獨遊念求仲,開徑招王孫。
片雨下南澗,孤峯出東原。
棲遲慮益澹,脫略道彌敦。
野靄晴拂枕,客帆遙入軒。
尚平今何在,此意誰與論。
佇立雲去盡,蒼蒼月開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緱山: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
- 結廬:建造簡陋的房屋。
- 中嶽:指嵩山,位於河南省,爲中國五嶽之一。
- 耽:沉迷。
- 頃來:近來。
- 闕:缺少。
- 曩:從前。
- 隱几:靠着几案。
- 脫略:超脫,不拘泥。
- 尚平:指古代的隱士尚子平,這裏用以自比。
- 佇立:長時間站立。
翻譯
在緱山西峯下建了一座小屋,正對着中嶽嵩山,門前常綠。 因此沉迷於山水之樂,盡說些漁夫和樵夫的話語。 近來缺少了詩文的創作,只想讓心靈得到閒適。 太陽隱沒在空曠的山谷中,蟬聲在傍晚的村莊中喧鬧。 從前聽道士說過的話,偶然間看到了清淨的源頭。 靠着几案欣賞風吹樹葉,乘着秋意遠眺歸途的根。 獨自遊蕩時思念着求仲,開闢小徑邀請王孫來訪。 一片雨落下南澗,孤峯在東原上突顯。 棲息在這裏思慮變得淡泊,超脫的態度越發堅定。 野外的霧氣輕輕拂過枕頭,遠行的帆船緩緩進入視線。 尚子平如今在哪裏,這份心意又能與誰討論。 長時間站立,雲彩散去,蒼茫的月光照亮了園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緱山西峯草堂的隱居生活,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脫。詩中,「結廬對中嶽,青翠常在門」展現了詩人簡樸而清幽的居住環境,而「遂耽水木興,盡作漁樵言」則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沉醉和對簡單生活的嚮往。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如「日色隱空谷,蟬聲喧暮村」,進一步加深了這種超然物外的情感。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追求心靈自由和清淨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