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長安:唐朝的都城,今陝西西安。
- 石炭:煤炭,這裏指用於製作墨的原料。
- 上黨:古地名,今山西省長治市一帶,以產鬆聞名。
- 鬆心:松樹的樹脂,也是制墨的原料。
- 繞畫:指墨跡在紙上的流動。
- 蠅初落:比喻墨跡初落,如蒼蠅般細小。
- 含滋:含蓄而富有韻味。
- 綬:絲帶,這裏比喻墨跡。
- 悲絲:指墨色,因其深沉如悲,故稱。
- 光易染:指墨色容易滲透紙張。
- 疊素:指紙張。
- 彩還沈:指墨色深沉,不易褪色。
- 張芝:東漢書法家,以草書著稱。
- 書池:指書法練習的地方,這裏比喻學習書法。
- 幸見臨:幸運地得以模仿學習。
翻譯
長安城分得了煤炭,上黨地區則採集松樹的樹脂。 墨跡初落如蒼蠅般細小,含蓄而富有韻味的墨色更顯得深沉。 墨色深沉如悲,容易滲透紙張,紙張上的墨跡深沉而不易褪色。 這裏還有張芝的書法可以學習,幸運地得以模仿學習書法。
賞析
這首作品描述了制墨的過程以及墨的特性,同時表達了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追求。詩中通過對比長安的煤炭和上黨的鬆心,突出了制墨原料的珍貴。後句以蠅初落、含滋綬更深等生動形象的比喻,描繪了墨跡的細膩與深沉。結尾提到張芝的書法,表達了對書法藝術的嚮往和學習的渴望,展現了詩人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