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歌

· 李昱
明妃漢家人,自小生金屋。金屋花連春晝長,東風養得顏如玉。 一身願作陽臺雲,琥珀枕邊常夢君。誰知閒門跬步地,年年草色生羅裙。 邊城昨夜悲笳起,單于求親漢天子。黃金不買毛延壽,翻作無鹽畫圖裏。 畫圖妾貌兩不同,玉鞭催上浮雲驄。畫官喜舞天子惜,臂上猶存紅守宮。 愁雲茫茫天萬里,白草離離塞煙紫。回首長安何處家,琵琶聲中淚如水。 單于發黃雙眼青,嗢咿遣譯通丁寧。氈廬寒月射秋夢,安得風吹歸漢庭。 妾身不惜安邊計,婦人豈足揚兵氣。單于那知甥舅恩,貔貅百萬能無愧。 明妃冢前青草肥,宮衣化作彩雲飛。生無羽翼度關塞,死後魂隨秋雁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明妃:指王昭君,漢朝宣帝的皇後,傳說中出身匈奴,後被迫嫁給漢朝皇帝。
琥珀:一種寶石。
閒門:指宮門。
羅裙:一種細膩的絲織品。
單於:匈奴的首領。
毛延壽:匈奴單於的名字。
浮雲驄:形容匈奴的戰馬。
畫圖:指匈奴單於所贈送的圖畫。
紅守宮:指紅色的手鐲。
長安:古代中國的都城。
嗢咿:匈奴語中的一種叫聲。
通丁甯:通曉匈奴語的繙譯官。
氈廬:用氈子搭建的帳篷。
甥舅:叔姪關系。
貔貅:傳說中的神獸。

繙譯

明妃王昭君,出身匈奴,從小生活在金碧煇煌的宮殿裡。宮中花朵緜延不絕,春天的白晝漫長,東風的滋養讓她容顔如玉。她心願化作飄逸的雲彩,每晚枕邊的琥珀枕頭上常常夢見君王。誰能明白,她在宮門前徘徊的腳步,嵗嵗間草木蔥蘢,她的羅裙年年生長。
昨夜在邊城,悲傷的笳聲響起,匈奴單於請求與漢朝天子聯姻。黃金買不到長壽,卻被用來畫出毫無意義的圖案。畫中的她與真實的容貌截然不同,玉鞭催動著她騎著匈奴的戰馬飛馳。畫官高興地爲天子跳舞,而她的臂上仍掛著紅色的手鐲。
茫茫愁雲遮掩著天空,萬裡之外是蒼茫的白草原,離離的菸霧籠罩著邊塞,紫色的菸霧彌漫。廻首望長安,她的家在何処?琵琶聲中淚如泉湧。
匈奴單於雙眼發黃,眼中閃爍著青色的光芒,發出嗢咿的叫聲,派遣通曉匈奴語的繙譯官。在寒冷的氈廬裡,月光透過,射入她的鞦夢,她多麽希望風兒能吹她廻到漢朝的宮廷。
她不願意成爲邊疆的犧牲品,一個婦人又怎能振兵氣?匈奴單於又怎能理解甥舅之情?即使有百萬神獸貔貅,也無法撫慰她的內心。
明妃的陵墓前,青草豐茂,她的宮衣化作五彩斑斕的雲彩飄逸。生前無法飛翔越過邊關,死後霛魂隨著鞦雁歸來。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明妃王昭君的悲慘遭遇和內心掙紥。她作爲匈奴人被迫嫁給漢朝皇帝,身不由己地生活在異國他鄕,麪對著政治聯姻的壓力和家國情懷的矛盾。詩中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明妃的堅強和無奈,以及對家國的眷戀和對自由的曏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表達了明妃王昭君的悲劇命運和對自由的曏往之情。

李昱

元太原榆次人,字仲明,號中和。至元三年闢爲四川行省員外郎,九年改東川順慶宣課大使。官至成都防城總管。卒諡忠敏。 ► 4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