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宿僧寺三首

人稀院靜戶長扃,清磬泠泠已厭聽。 欲滌平生塵土念,半函圓覺貝多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長扃(cháng jiōng):長門閂。 磬(qìng):古代一種打擊樂器。 滌(dí):洗淨。 函(hán):書箱。 貝多(bèi duō):佛經的一種。

翻譯

人很少,寺院裏靜悄悄的,門閂長長的閉着,清脆的磬聲已經聽得有些膩了。想要洗淨平日裏的塵土念頭,半個書箱圓覺貝多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僧寺的寧靜景象,通過描述寺院中人稀、門扉長扃、磬聲清脆,展現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詩人表達了想要洗淨塵世煩惱,專心修行的願望。同時,提到圓覺貝多經,暗示了詩人對佛法的尊崇和虔誠。整體描繪了一幅清靜虔誠的僧寺畫面,給人以寧靜和淨化心靈的感受。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