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夜山行入涉縣

暮雲已沒亂山橫,疲馬踟躕不肯行。 地僻茅椽幾家住,天遙江樹一燈明。 喧囂不辨輿人語,開鑿新通驛路程。 賴是前驅逢負弩,主人猶解重長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昌夜(chāng yè):古代指夜晚。 涉縣:古地名,今河南省新鄕市一帶。 疲馬踟躕(chí chú):形容馬因疲勞而行動遲緩。 茅椽(chuí):茅草覆蓋的房梁。 輿(yú):古代一種車輛。 負弩(fù nǔ):背負著弓箭。 長卿(cháng qīng):指高官顯貴。

繙譯

在昏暗的夜晚,我穿越山川,進入了涉縣。烏雲籠罩,崎嶇的山脈橫亙在眼前,我的疲憊馬兒踟躕不前。這片偏僻之地,衹有幾戶人家,遠処的江樹下照著一盞孤燈。喧囂聲中聽不清車馬和人的交談,新脩的驛路漫長而險惡。幸好我前方遇到了負弓箭的護衛,主人還是位重要的官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夜晚穿越山川,進入涉縣的情景。詩中通過描寫山川的險峻、馬匹的疲憊、偏僻之地的寂靜以及遇到的護衛等細節,展現了一種孤寂、艱難而又堅定的旅行氛圍。詩人在旅途中的遭遇,表現了他對於未知旅程的勇敢和堅持,同時也暗示了在險惡環境中的一絲希望和庇護。整躰氛圍幽深,意境深遠。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