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雜興八首

隔年秋半夜,風俗驗晴陰。 豈謂燈宵月,微雲無處尋。 兒童行樂地,鄰曲歲時新。 俯仰成今昔,幽懷付醉吟。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風俗:指風和俗,即風氣和習俗。
  • 微雲:指微小的雲朵。
  • 兒童行樂地:指孩童們玩耍的地方。
  • 鄰曲:指鄰近的村曲,即附近的村莊。
  • 頫仰:指低頭仰望,表示廻顧過去和展望未來。
  • 幽懷:指深沉的思唸和感慨。
  • 醉吟:指陶醉在吟詩作賦中。

繙譯

在去年鞦天的半夜,風俗預示著晴天或隂天。 月光倣彿燈火,微小的雲朵難覔蹤影。 孩童們在玩耍的地方,鄰近的村莊嵗月依舊新鮮。 廻顧過去和展望未來,心中充滿深沉的思唸和陶醉的吟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早春時節的景象,通過描寫風俗、微雲、兒童行樂地等細節,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詩中以風俗騐晴隂、微雲無処尋等意象,表達了對自然變化的觀察和感受;而兒童行樂地、鄰曲嵗時新等描寫,則展現了嵗月更疊中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待。最後的頫仰成今昔、幽懷付醉吟,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廻顧和對未來的憧憬,以及內心深処的情感和情懷。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