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地蒼霞

霞山何代闢,寶額昔賢題。 入望諸天近,淩空萬象低。 霞光開混沌,亭樹倚菩提。 仙侶曾遊地,真人比託棲。 爲霖佔異石,迎日出丹梯。 紫氣東山起,高標北斗齊。 衣裳裁散綺,服食掇晴霓。 臺嶺朝河建,襄城夜不迷。 景光知可仰,敢自隔扳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霞山(xiá shān):指山上的霞光。 寶額(bǎo é):指寶貴的山頭。 淩空(líng kōng):高聳入雲。 萬象(wàn xiàng):指各種景象。 混沌(hùn dùn):混沌未分的狀態。 菩提(pú tí):彿陀樹,菩提樹。 真人(zhēn rén):指道家脩鍊成仙的人。 比托(bǐ tuō):依附。 霖(lín):雨。 丹梯(dān tī):通往天界的梯子。 紫氣(zǐ qì):祥瑞之氣。 北鬭(běi dǒu):北鬭星。 綺(qǐ):華麗。 晴霓(qíng ní):指晴天中的虹。 台嶺(tái lǐng):高台和山脊。 襄城(xiāng chéng):指城池。

繙譯

寶貴的山頭霞光,歷代都有神仙居住過,天空中的景象近在眼前,高聳入雲的山峰卻低垂著各種奇異的景象。霞光照亮了混沌未分的世界,樹木依偎在菩提樹旁。神仙曾在此遊玩,真人們依附在這裡棲息。他們在奇石上佔蔔雨水,迎接朝陽從通往天界的梯子上陞起。祥瑞之氣在東山陞起,高標北鬭星齊聚。華麗的衣裳隨意裁剪,美食採摘晴天中的虹。高台和山脊建起來,城池在夜晚也不會迷失。這裡的景光令人曏往,敢於自己攀登。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神秘而美麗的仙境,山峰上的霞光映照著神仙們的居所,展現出一幅祥和而神奇的畫麪。詩人通過描寫山中的景象和神仙們的生活,展現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越現實的美好和神秘。整首詩意境優美,給人以遐想和美好的感受。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