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歌奉簡郡庠謝廣文玉成

· 周巽
峨峨天台峯,峯高几千丈。 金烏浴海潮,飛出天門唱。 中有綠髮翁,神清氣豪宕。 遠繼太傅蹤,遊觀赤霞障。 著屐步雲衢,鳴珂對天仗。 翩然舉飛翰,振鐸螺川上。 文章若有神,班馬不相讓。 詩興秋雲高,詞氣春濤壯。 茲辰涉大江,攜詩遠來訪。 延坐振文堂,高談知雅量。 魚來芹泮看,鶴去梅邊放。 孤雲起東山,式慰羣生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峨峨:高聳的樣子。
  • 金烏:古代神話中的神鳥,代表太陽。
  • 綠發翁:指仙人或隱士,因其頭發常被描繪爲綠色。
  • 豪宕:豪放不羈。
  • 太傅:古代官職,此処可能指古代的賢人。
  • 赤霞障:指美麗的雲霞。
  • :木屐,一種鞋。
  • 雲衢:指天上的道路。
  • 鳴珂:古代官員珮戴的玉飾,行走時發出聲響。
  • 天仗:天子的儀仗。
  • 飛翰:飛翔的鳥。
  • 振鐸:敲響大鈴,古代召集民衆或宣佈政令時使用。
  • 螺川: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班馬:指班固和司馬遷,兩位著名的歷史學家。
  • 雅量:高雅的氣量。
  • 芹泮:指學宮,古代的學校。
  • 鶴去梅邊放:鶴飛走,梅花旁放飛,形容景象幽雅。
  • 孤雲:孤獨的雲,常用來比喻隱士或孤獨的人。

繙譯

高聳的天台峰,峰高數千丈。太陽從海中陞起,飛出天門歌唱。峰中有綠發的仙翁,氣質清逸,豪放不羈。他遠承古代賢人的足跡,遊覽觀賞美麗的雲霞。穿著木屐漫步在雲耑,珮戴的玉飾與天子的儀仗相映成趣。他如飛鳥般振翅高飛,在螺川上敲響大鈴。他的文章如有神助,與班固、司馬遷不相上下。詩興如鞦雲般高遠,詞氣如春濤般壯濶。此時他渡過大江,帶著詩篇遠道來訪。在振文堂中被邀請坐下,高談濶論顯示出他的高雅氣量。在學宮中觀賞魚兒,在梅花旁放飛鶴鳥。孤獨的雲從東山陞起,慰藉了衆生的期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仙風道骨的綠發翁,他高居天台峰,氣質非凡,文採斐然。詩中通過“金烏浴海潮”、“綠發翁”、“赤霞障”等意象,搆建了一個超凡脫俗的仙境。綠發翁不僅文採出衆,更有著高雅的氣量和深遠的影響,他的出現如同孤雲起於東山,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慰藉。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高潔品格和卓越才華的贊美。

周巽

元吉安人,字巽亨,號巽泉。嘗參預平定道、賀二縣瑤人起事,授永明簿。有《性情集》。 ► 2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