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百詠和馮學士海粟作

· 明本
遺情極像白拈神,仙與吟翁意氣真。 月曉憶同林外飲,酒醒愁恨曲中人。 荒溪獨照山初靜,寒影相持雪亦塵。 每惜半檐風露重,起披玉毳伴瓊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遺情:指遺留下來的情感或意境。
  • 白拈神:指白居易,唐代著名詩人,此處借指詩人的詩意。
  • 吟翁:指詩人自己,也泛指吟詠詩歌的人。
  • 曲中人:指歌曲中的人物或情感。
  • 玉毳:指細軟的羽毛,這裏比喻細膩的情感。
  • 瓊春:美好的春天,比喻美好的時光。

翻譯

我的情感彷彿遺留給了白居易那樣的詩神,與吟詠的詩人意氣相投,情感真摯。 在月光明亮的清晨,我回憶起與朋友在林外共飲的時光,酒醒後卻因曲中的情感而愁恨。 荒涼的溪流獨自映照着初靜的山巒,寒冷的身影相互依偎,連雪也似乎沾染了塵埃。 我常常惋惜半檐下的風露太重,於是起身披上細軟的羽毛,陪伴這美好的春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詩人在月曉時分的回憶與感慨,展現了其深沉的情感和對自然美景的細膩感受。詩中「遺情極像白拈神」一句,既表達了對白居易詩意的追慕,也體現了詩人自身的情感寄託。後文通過對荒溪、寒影的描繪,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愁恨。結尾處的「起披玉毳伴瓊春」,則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與陪伴,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明本

元僧。杭州新城人,號中峯,俗姓孫。仁宗賜號佛慈圓照廣慧禪師。 ► 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