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錫影:指僧人所持的錫杖的影子。
- 翠芙蓉:比喻美麗的山峯。
- 參禪虎:指在山中參禪的僧人,比喻其修行之深。
- 鉢龍:指僧人的鉢,比喻其能吸納萬物。
- 供花:供奉給佛像的花。
- 談麈:指談天說地,麈尾是古代士大夫閒談時常用的拂塵。
- 林泉約:指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約定。
- 金碧樓臺:形容建築華麗。
翻譯
僧人的錫杖影子孤獨地飛下十座山峯, 他定是住在那翠綠如芙蓉的美麗山中。 清晨,山間的雲霧像參禪的老虎悄然伏下, 雨過天晴,溪水被收入僧人的鉢中如龍。 用香洗淨的花朵在月光下吟唱, 清風中,我們談天說地,依偎在松樹旁。 我來此,渴望與這片林泉達成約定, 那金碧輝煌的樓臺,究竟有多少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僧人在天竺山中的修行生活,通過「錫影孤飛」、「翠芙蓉」等意象展現了僧人的孤獨與超脫。詩中「參禪虎」、「鉢龍」等比喻生動形象,體現了僧人深厚的修行和與自然的和諧。尾聯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的嚮往,以及對華麗建築的驚歎,整體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