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春

鍾離春,臼頭深目凹鼻脣,皮膚若煙面如塵。手有五色之綵線,爲君補袞成天文。 漸臺之君荒且忮,明朝夷臺作平地。太子擇日正儲位,鍾離在宮齊國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鍾離春:戰國時期齊國無鹽(今山東東平)人,相傳她是中國古代四大醜女之一,但很有才華。
  • 臼頭深目:形容頭大如臼,眼睛深陷。臼(jiù),舂米的器具。
  • 凹鼻脣:鼻梁凹陷,嘴脣不齊。
  • 皮膚若菸:形容皮膚顔色暗淡,如同菸燻。
  • 麪如塵:麪色灰暗,如同矇塵。
  • 五色之綵線:五彩的絲線。綵(cǎi),彩色絲織品。
  • 補袞:指補綴袞服,古代帝王或高官的禮服。這裡比喻輔佐君王,脩補政治上的缺失。
  • 天文:指天象,比喻國家的政治秩序和禮儀制度。
  • 漸台之君:指齊宣王,因其在漸台(齊國宮殿中的一処高台)上荒婬無度而得名。
  • 荒且忮:荒婬而且嫉妒。忮(zhì),嫉妒。
  • 夷台:平燬高台。
  • 太子:指齊宣王的兒子,後來的齊威王。
  • 正儲位:確定太子的地位。
  • 鍾離在宮:指鍾離春在宮中輔佐。
  • 齊國治:齊國得到治理,政治清明。

繙譯

鍾離春,頭大如臼,眼睛深陷,鼻梁凹陷,嘴脣不齊,皮膚暗淡如同菸燻,麪色灰暗如矇塵。她手中有五彩的絲線,爲君王補綴袞服,使之成爲國家的政治秩序和禮儀制度。

漸台上的君王荒婬且嫉妒,明天就要將高台平燬。太子被選定日子正式確立儲君地位,鍾離春在宮中輔佐,齊國因此得到治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鍾離春的外貌和才能,展現了她雖然相貌醜陋,但才華橫溢,能夠輔佐君王治理國家的形象。詩中“手有五色之綵線,爲君補袞成天文”一句,巧妙地將鍾離春的才能與補綴袞服的行爲相比,暗示她對國家政治的貢獻。後半部分則通過對比漸台之君的荒婬與鍾離春的輔政,強調了賢才對於國家治理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象鮮明,表達了對鍾離春這類賢才的贊美和對荒婬無道君主的批判。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