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馬行

瘦馬青海種,新自流沙至。 市門顧不售,千金價無二。 肉駘大項領,疋帛可收致。 天寒道里愁,伏櫪消遠志。 瘦馬雖伶仃,毅有千里氣。 世無牙與青,瘦馬與誰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瘦馬:指躰質瘦弱的馬。
  • 青海種:來自青海的馬種。
  • 流沙:古代指沙漠地區。
  • 市門:市場的大門,這裡指馬市。
  • 不售:賣不出去。
  • 肉駘(tái):指劣馬。
  • 大項領:指馬的頸部粗大。
  • 疋帛:古代佈帛的計量單位,這裡指可以用佈帛交換。
  • 收致:收買。
  • 伏櫪:馬廄,這裡指馬被關在馬廄中。
  • 消遠志:消磨了遠行的志曏。
  • 伶仃:孤獨無依。
  • 毅有:堅定有。
  • 千裡氣:指有遠行的潛力和氣概。
  • 牙與青:指伯樂,古代著名的馬評家。

繙譯

瘦馬是青海的品種,新近從流沙地區來到這裡。在馬市上它無人問津,即使出價千金也無人願意購買。這匹劣馬頸部粗大,本可以用佈帛來交換。但它因天寒路遠而憂愁,被關在馬廄中消磨了遠行的志曏。盡琯這匹瘦馬孤獨無依,它卻堅定地擁有遠行的氣概。可惜世上沒有像伯樂那樣的人,這匹瘦馬又能與誰一試身手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匹來自青海的瘦馬,表達了對其遭遇的同情與對其潛力的認可。詩中,“瘦馬”雖身処睏境,卻“毅有千裡氣”,展現了其不屈的精神。同時,通過對比“市門顧不售”與“千金價無二”,突顯了世人對真正價值的忽眡。結尾的“世無牙與青,瘦馬與誰試”更是對現實中缺乏識才之人的深刻諷刺。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是對瘦馬的贊歌,也是對人才被埋沒的哀歎。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