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淵明:即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著名詩人,以田園詩著稱。
- 撫松:撫摸松樹,此處指陶淵明對松樹的情感表達。
- 保此貞且固:保持這種堅貞和穩固。
- 歲寒心:比喻在艱難困苦中保持的堅強意志。
- 遲暮:晚年。
- 留侯:指漢代張良,被封爲留侯,曾輔佐劉邦建立漢朝。
- 報韓仇:張良是韓國貴族後裔,曾策劃刺殺秦始皇以報韓國被滅之仇。
- 赤松:傳說中的仙人,張良晚年曾尋訪赤松子以求仙道。
- 後生:後代,子孫。
- 成敗顧隨遇:成敗取決於機遇。
- 歸來撫孤鬆:回到這裏撫摸孤獨的松樹。
- 晉時樹:晉朝時期的樹,指陶淵明時代的松樹。
翻譯
親手種植了這棵孤鬆,我保持着它的堅貞與穩固。 在歲月的嚴寒中,我的心依舊堅定,誰會欣賞我晚年的堅持。 留侯張良爲韓國報了仇,最終還是去尋找仙人赤松子。 後代們若能同心協力,成敗便取決於機遇。 我回到這裏,撫摸着這棵孤鬆,它依舊是晉朝時期的樹。
賞析
這首詩通過陶淵明撫摸松樹的場景,表達了對堅貞不屈精神的讚美。詩中「孤鬆手自植,保此貞且固」展現了陶淵明對松樹的深厚情感及其對堅韌品質的追求。通過留侯張良的典故,詩人進一步強調了無論成敗,都應順應時勢,保持內心的堅定。最後,詩人回到現實,撫摸着晉朝時期的松樹,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傳統價值的尊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