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妾有大秦珠,嘗含明月姿。 明月虧有時,妾珠光不移。 朝懸妝鏡臺,暮系紅羅衣。 君心不可照,持此委沙泥。 願得青鸞鳥,銜將贈宓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大秦珠(dà qín zhū):指珍貴的珠寶,大秦是古代指西域的稱呼。 虧(kuī):月虧,指月亮缺損。 青鸞鳥(qīng luán niǎo):傳說中的神鳥,象徵吉祥。

翻譯

我擁有着珍貴的大秦珠,曾經含在口中彷彿明亮的月光。 明亮的月亮也會有缺損的時候,但我的珍珠的光芒卻永不減退。 早晨掛在梳妝檯上,晚上系在紅色羅衣上。 君主的心思無法照見,我將這顆珍珠託付給沙土。 希望能得到青鸞鳥,讓它捧着送給宓妃。

賞析

這首古意詩表達了女子對珍貴珠寶的珍愛之情,以及對愛情的期盼和無奈。珠子代表着珍貴的愛情,明月象徵着美好的時光,但珠子和月亮都有消逝的時候,只有青鸞鳥這種神鳥才能將愛情永恆地傳遞下去。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展現了古代女子對愛情的執着和嚮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