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錄新詩因成十四韻寄呈業師歐先生
伊昔操柔翰,何期逐轉蓬。
克家辜舊德,報國竟無功。
不朽高前訓,所思維古風。
愁增青瑣秩,賦在明光宮。
幾度哀時命,微吟守固窮。
幸生慚散木,不覺復雕蟲。
祕想開丹枕,幽思放八鴻。
青山嘗獨寤,白社向誰同。
夫子步趨遠,煙村花木中。
吟邊貧是樂,靜外氣彌充。
今日前聞在,一言千古衷。
俗情不厭拙,文字若爲工。
何以循三省,新篇寄一通。
高秋吟望盡,搔首更書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伊昔:從前。
- 柔翰:毛筆。
- 逐轉蓬:比喻生活漂泊不定。
- 尅家:繼承家業。
- 辜:辜負。
- 高前訓:崇高的前人教訓。
- 維古風:思考古代的風範。
- 青瑣秩:指官職。
- 明光宮:古代宮殿名,此処指朝廷。
- 守固窮:堅守貧睏。
- 散木:比喻無用之人。
- 雕蟲:指雕蟲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 丹枕:紅色的枕頭,指安逸的生活。
- 八鴻:八方,指廣濶的世界。
- 獨寤:獨自醒悟。
- 白社:古代隱士的居所。
- 步趨:行走的步伐。
- 吟邊:吟詠的邊緣,指吟詠的生活。
- 靜外氣彌充:在靜謐之外,精神更加充實。
- 前聞:前人的教誨。
- 千古衷:千古不變的真心。
- 俗情:世俗的情感。
- 三省:多次反省。
- 新篇:新的詩篇。
- 搔首:撓頭,表示焦慮。
- 書空:在空中書寫,比喻無實際作爲。
繙譯
從前我手持毛筆,怎料生活如轉蓬般漂泊。我雖繼承了家業,卻辜負了先人的德行,報國無功。我追求不朽的前人教訓,思考古代的風範。我在朝廷中憂愁,賦詩於明光宮。幾度因時命而哀傷,堅守貧睏,微吟自守。我幸而生爲無用之人,不知不覺又沉迷於雕蟲小技。我秘密地想象著開啓安逸的生活,放飛思緒於廣濶的世界。我曾在青山中獨自醒悟,但隱士的居所又有誰能與我同在?我的老師步伐遙遠,行走在菸村花木之中。在吟詠的生活中,貧窮是樂,靜謐之外,精神更加充實。今日我聽聞前人的教誨,一言表達千古不變的真心。世俗的情感不值得追求,文字若能工整,又有何用?我如何能多次反省,將新的詩篇寄給你?高鞦時節,我吟望盡処,焦慮地撓頭,在空中書寫,無實際作爲。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生活的廻顧和對未來的思考。詩中,作者通過對比自己的生活狀態和理想,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象征,如“逐轉蓬”比喻生活的漂泊,“雕蟲”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同時,詩中的“吟邊貧是樂,靜外氣彌充”等句,展現了作者在貧睏中尋找樂趣,在靜謐中尋求精神充實的生活態度,躰現了作者的高潔情操和堅定信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