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紫詮使君自廣溯惠即事四首時積雨百餘日江潦驟漲數丈壞官私廬舍不可計使君奉令發賑四首

豐歉誰無分,風雷太不情。 聊隨發粟使,偶作泛舟行。 江雨珠爭躍,山寒玉並鳴。 一途新物色,吟詠不成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溯惠:逆流而上到達惠州。
  • 江潦:江中的洪水。
  • 驟漲:突然上漲。
  • 發賑:發放救濟。
  • 豐歉:豐收與歉收。
  • 風雷:比喻自然界的威力。
  • 泛舟:乘船遊玩。
  • 山寒玉竝鳴:形容山中的寒冷,如同玉石相擊的聲音。
  • 一途新物色:一路上看到的新景象。

繙譯

豐收與歉收,誰都無法預料,風雷無情,太過不講情麪。 衹是隨著發放糧食的使者,偶然間乘船遊玩。 江雨如同珍珠般跳躍,山中的寒冷如同玉石相擊的聲音。 一路上看到的新景象,卻無法吟詠成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王紫詮使君在廣溯惠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豐歉誰無分,風雷太不情”表達了自然災害的無常與無情,而“聊隨發粟使,偶作泛舟行”則展現了他們隨遇而安的態度。後兩句通過對江雨和山寒的生動描繪,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麪對自然災害時的無奈與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自然力量的敬畏。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