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閱武
習戰乘冬仲,臨場謬閱師。
威伸先號令,武奮選雄奇。
猛士纓胡曼,材官服漢儀。
六鈞弓並彀,七紮鎧齊披。
霜雪明戈戟,風雷颺幟旗。
隊分魚鳥陣,屯列虎熊麾。
朱鷺聲闐震,紫騮光驟馳。
白猿騰妙伎,紅鵠破玄思。
曲直徒雖布,方圓表屢移。
容門開地水,守險翼城池。
摝鐸前茅往,鳴鐃後纛隨。
旌優寧泯滅,罰劣豈參差。
日落千山暮,煙飄萬壑颸。
啼烏歸壁壘,皓月照營陲。
二衛疆邊楚,三苗壞屬夷。
不虞須有戒,無事固應持。
俎豆曾聞矣,韜鈐近與而。
誰雲兵可偃,未雨詠周詩。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纓胡曼:指戰士們戴着華麗的頭飾。
- 材官:指有才能的官員。
- 六鈞弓並彀:六鈞重的弓同時拉開,彀(gòu)指弓弦拉滿的狀態。
- 七紮鎧齊披:七層鎧甲整齊地穿戴。
- 朱鷺:一種鳥,此處可能指軍旗上的圖案。
- 紫騮:指紫色的駿馬。
- 白猿:指表演中的雜技演員。
- 紅鵠:紅色的天鵝,可能指軍旗上的圖案。
- 摝鐸:古代行軍時用來指揮的樂器。
- 鳴鐃:古代軍中用以止鼓退軍的樂器。
- 後纛:古代軍隊中的大旗。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此處指古代的禮儀。
- 韜鈐:指兵法和策略。
翻譯
在冬天的仲月進行軍事演習,我親臨現場檢閱軍隊。威嚴的號令首先響起,武士們展現出雄壯和奇特的力量。猛士們戴着華麗的頭飾,有才能的官員遵守漢朝的禮儀。六鈞重的弓同時拉滿,七層鎧甲整齊地穿戴。霜雪照亮了戈戟,風雷中旗幟飄揚。隊伍分成魚鳥陣型,屯兵排列如虎熊般威武。朱鷺圖案的軍旗聲震天響,紫色的駿馬飛馳如光。白猿般的雜技演員展示着妙技,紅鵠圖案的軍旗激發深思。曲直的隊伍雖然佈陣,方圓的表記不斷移動。城門開啓,水陸並守,險要之地得到保護。摝鐸聲中前軍前往,鳴鐃聲中後軍大旗跟隨。旌旗的優劣不會被忽視,懲罰的嚴苛不會參差不齊。日落時分,千山暮色降臨,煙霧飄過萬壑。啼叫的烏鴉歸巢,皓月照耀着營地的邊緣。二衛守護着楚國的邊疆,三苗族的壞屬被夷平。不測之事必須有所戒備,無事之時也應保持警惕。古代的禮儀曾被聞知,兵法和策略近在咫尺。誰說兵器可以廢棄,未雨綢繆的詩篇仍在詠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冬季軍事演習的盛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軍隊的威武和紀律。詩中不僅讚美了戰士們的勇猛和技藝,還強調了軍事演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體現了作者對國家安全的關切和對軍事策略的重視。整首詩節奏緊湊,氣勢磅礴,展現了明代軍事文化的獨特魅力。
區大樞
區大樞,字用環,一字元宰。高明人。益長子。明神宗萬曆元年(一五七三)舉人。謁選得郡丞,不就。晚年令安遠,轉嶽州通判。數月卒於官。有《振雅堂》、《廉江》、《岳陽》稿。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九七、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81篇诗文
區大樞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次韻和陳守紀懷詩一首 》 —— [ 清 ] 鄭國藩
-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 其七 》 —— [ 清 ] 沈光文
- 《 癸丑1913仲冬內田民政長官閣下南巡抵嘉召集廳下各支廳長廳參事區長等訓示並賜宴席上賦此奉呈 》 —— [ 清 ] 莊伯容
- 《 仲冬念一日寓東橋夢先姊宛然如生感而有作 》 —— [ 明 ] 唐璧
- 《 匡雲僧以詩見訪用來韻卻答 》 —— [ 明 ] 張萱
- 《 壬戌元日試筆柬裏中同社諸君子並訂椒盤之約 》 —— [ 明 ] 張萱
- 《 和师郑辛亥十一月诗史乙集刊成自题其后用原韵二首 其一 》 —— [ 清 ] 徐兆瑋
- 《 予有書閤僅容膝東有隙地初甚荒蕪偶於暇日理成小園徑以通之杖藜日涉於其間幾欲成趣然花木蕭疏不足播之吟詠謾 》 —— [ 宋 ] 王十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