鐃歌

兩戒河山未易諳,漢關秦塞剩空談。 而今聲教通窮北,天下邊防卻在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鐃歌:古代軍中的一種樂器,這裏指軍樂。
  • 兩戒:指南北兩個方向。
  • (ān):熟悉。
  • 聲教:指文化傳播和教化。
  • 通窮北:指文化傳播到了極北之地。
  • 聲教:這裏指文化和教化的傳播。

翻譯

南北河山難以一一熟悉,漢關秦塞已成爲空談。 如今文化和教化已經傳播到遙遠的北方,天下的邊防重點卻在南方。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古今邊防形勢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國家邊防安全的關切。詩中「兩戒河山未易諳」一句,既展現了河山的遼闊,也暗示了邊防的複雜性。後兩句則通過「聲教通窮北」與「天下邊防卻在南」的對比,揭示了文化傳播的廣泛與邊防重點的轉移,體現了作者對時局的深刻洞察。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