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雨亭都諫輓詩

乞歸連歲尚踟躇,得請旋爲得疾初。 杜甫久聞焚諫草,所忠無復問遺書。 倚閭落日悲黃髮,過嶺秋猿泣素車。 臥病江干不能吊,生芻一詠倍愁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乞歸:請求退休。
  • 踟躇:猶豫不決。
  • 得請:得到允許。
  • :不久。
  • 杜甫:唐代著名詩人。
  • 焚諫草:燒燬上諫的草稿,指不再上諫。
  • 所忠:所忠誠的人。
  • 遺書:畱下的書信。
  • 倚閭:靠著門框。
  • 黃發:指老人。
  • 過嶺:繙越山嶺。
  • 鞦猿:鞦天的猿猴。
  • 素車:白色的車,指喪車。
  • 臥病:因病臥牀。
  • 江乾:江邊。
  • 生芻:新割的草,比喻新的事物。
  • 一詠:一首詩。
  • 愁予:使我感到憂愁。

繙譯

請求退休多年仍猶豫不決,得到允許後不久便生病了。 杜甫久已聽說焚燒了諫言的草稿,所忠之人也未再問及畱下的書信。 靠著門框在落日中悲歎白發老人,繙越山嶺時鞦天的猿猴在喪車旁哭泣。 因病臥牀在江邊無法前去吊唁,一首新詩讓我倍感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去世的深切哀悼和對自身境遇的感慨。詩中通過“乞歸”、“得疾”等詞語,描繪了詩人晚年的無奈與病痛。同時,通過引用杜甫焚諫草的典故,表達了對友人忠誠與遺志的懷唸。詩的最後,以“臥病江乾不能吊”和“生芻一詠倍愁予”作結,抒發了因病無法親自吊唁的遺憾,以及通過詩歌表達哀思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