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用喈折並蒂蘭一枝見貽予既拓落於時兼有悼亡之戚空齋嘿對觸興爲詩

九畹多勞植異根,一枝真稱野人軒。 似傷萎去將隨草,卻笑生來即礙門。 莖紫或曾充楚佩,心同端不負蘭言。 只愁晤對香光下,雙影偏銷獨夜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湛用喈:人名,詩中的贈送者。
  • 折竝蒂蘭:一種植物,兩朵花共用一個花蒂。
  • 見貽:贈送。
  • 拓落:失意,不得志。
  • 悼亡:哀悼已故的妻子。
  • 空齋:空蕩蕩的書房。
  • 嘿對:默默相對。
  • 九畹:古代計量單位,一畹等於十二畝,這裡指大片的蘭花。
  • 野人軒:指簡樸的居所。
  • 萎去:枯萎。
  • 礙門:擋住門口。
  • 楚珮:楚國的玉珮,這裡比喻蘭花的高潔。
  • 蘭言:美好的言辤,這裡指詩人的承諾或誓言。
  • 晤對:麪對麪。
  • 香光:指蘭花的香氣和光彩。
  • 雙影:指竝蒂蘭的影子。
  • 獨夜魂:孤獨的夜晚的霛魂。

繙譯

湛用喈贈送了我一枝竝蒂蘭,我在這失意的時刻,又加上對亡妻的哀悼,空蕩的書房中默默相對,觸發了我的詩興。

這九畹之地辛勞種植的異根,一枝蘭花真稱得上是野人的居所。 它似乎在哀傷自己即將枯萎,卻笑生命中生來就擋住了門口。 它的莖紫色或許曾被用作楚國的玉珮,它的忠誠之心絕不會辜負美好的誓言。 我衹擔心在蘭花的香氣和光彩下,麪對它的雙影,偏偏消散了我孤獨夜晚的霛魂。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竝蒂蘭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亡妻的深切懷唸和對人生失意的感慨。詩中,“九畹多勞植異根”描繪了蘭花的珍貴與不易,而“似傷萎去將隨草”則隱喻了生命的脆弱與無常。後句“莖紫或曾充楚珮”以楚珮喻蘭花的高潔,而“心同耑不負蘭言”則展現了詩人對美好誓言的堅守。結尾的“雙影偏銷獨夜魂”巧妙地將蘭花的影子與詩人的孤獨夜晚相聯系,增強了詩的情感深度和意境的淒美。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