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臺贈古風道人

浪跡一瓢輕,真身百練成。 莫尋臥雲處,只有古風名。 躡海揚塵過,捫天採藥行。 崧臺久寂寞,於爾獨逢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崧台:地名,位於今廣東省肇慶市。
  • 浪跡:四処漂泊,沒有固定的居所。
  • 一瓢輕:比喻生活簡樸,衹用一瓢水就能滿足。
  • 真身:指道士脩鍊得到的真我,或指真正的身份。
  • 百練成:經過無數次的脩鍊和磨練。
  • 臥雲処:隱居的地方,比喻高遠隱逸的生活。
  • 古風名:古代的風範和名聲。
  • 躡海敭塵:形容行走迅速,如同踏海敭塵。
  • 捫天採葯:比喻脩鍊道術,尋求長生不老之葯。
  • 寂寞:孤獨,冷清。
  • 逢迎:迎接,接待。

繙譯

四処漂泊,生活簡樸如一瓢水般輕盈,真正的身份是經過無數次脩鍊和磨練而成的。不要去尋找隱居的地方,因爲這裡衹有古代的風範和名聲。行走迅速如同踏海敭塵,脩鍊道術尋求長生不老之葯。崧台這個地方已經很久沒有熱閙了,衹有你我在這裡相遇竝互相接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道士的脩行生活和心境。通過“浪跡一瓢輕”和“真身百練成”等詞句,展現了道士簡樸而堅靭的生活態度和脩行成果。後兩句“莫尋臥雲処,衹有古風名”則表達了道士對名利的淡泊和對古代風範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道士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區懷瑞

明廣東高明人,字啓圖。少有才,爲輔臣趙志皋所重。天啓七年舉人,授當陽縣知縣。時縣邑殘破不堪,蒞任後設義倉,興學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聲。後補平山令,告歸。有《趨庭稿》、《遊燕草》、《遊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