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渡臨淮河

縣城臨渡口,曉涉是春冰。 日月開淮甸,山川入漢陵。 臨淵徒有羨,履薄得無兢。 立望龍興地,風雲時自騰。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曉涉:早晨涉水。
  • 春冰:春天融化的冰。
  • 淮甸:淮河流域的平原。
  • 漢陵:漢代的陵墓,這裏指漢代的歷史遺蹟。
  • 臨淵徒有羨:站在深淵邊,只有羨慕的份。
  • 履薄得無兢:走在薄冰上,沒有恐懼。
  • 龍興地:指帝王興起的地方,這裏可能指歷史上的重要地區。
  • 風雲時自騰:風雲變幻,時常自行升騰。

翻譯

早晨渡過淮河,縣城就在渡口邊,春天冰已經融化。日月照耀着淮河流域的平原,山川景色與漢代陵墓相映成趣。站在深淵邊,只有羨慕的份,走在薄冰上,卻沒有恐懼。站立觀望這帝王興起的地方,風雲變幻,時常自行升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早晨渡過淮河時的景象,通過「春冰」、「淮甸」、「漢陵」等詞語,展現了淮河流域的廣闊與歷史的厚重。詩中「臨淵徒有羨,履薄得無兢」表達了面對自然與歷史的深邃,內心的複雜情感。結尾的「龍興地」與「風雲時自騰」則寄寓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未來的無限遐想。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