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叔琬季如奉川南使君命送家之宜興時立安自都門奉太翁南來將至
西行路遠北歸貧,百口分爲去住身。
陽羨寄家初僦屋,粵江移棹暫違新。
清秋正熟黃花酒,紫氣應來白髮人。
到日華筵開四代,德星今在太湖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叔琬季如:人名,王叔琬、王季如。
- 奉川南使君命:奉川南地區的使君(地方官)的命令。
- 宜興:地名,今江囌省宜興市。
- 立安:人名。
- 都門:京城的城門,這裡指北京。
- 太翁:對年長男性的尊稱,這裡指立安的父親。
- 陽羨:宜興的古稱。
- 僦屋:租賃房屋。
- 粵江:珠江的別稱。
- 移櫂:指乘船遷移。
- 違新:離開新居。
- 黃花酒:菊花酒。
- 紫氣:吉祥的征兆。
- 白發人:指年長者。
- 四代:指四代人。
- 德星:象征吉祥的星星。
- 太湖濱:太湖邊,這裡指宜興。
繙譯
西行之路遙遠,北歸之家貧寒,百口之家分爲去畱兩部分。 在陽羨初租房屋安家,珠江上乘船暫時離開新居。 正值清鞦,菊花酒已熟,紫氣預示著白發人將有好運。 到達時,四代同堂的盛宴將開啓,吉祥之星現在照耀在太湖之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王叔琬、王季如奉命送家至宜興的情景,以及立安自北京迎接父親南來的行程。詩中通過“西行路遠”、“北歸貧”等詞句,表達了旅途的艱辛和家境的貧寒。後文則通過“陽羨寄家”、“粵江移櫂”等描繪了新居的安置和離別的情景。最後,詩人以“清鞦正熟黃花酒”、“紫氣應來白發人”等吉祥之語,預示著家族的團圓和未來的好運,展現了詩人對家族未來的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