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大庾嶺北驛兼示入計諸使者

我行竟何事,訪古昭王臺。 滄海搏鵬羽,黃金識駿才。 遊燕歌漸起,系越使初回。 望氣何人在,當關報客來。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庾嶺:位於今江西省大餘縣南,廣東省南雄市北,又名梅嶺,是古時通向嶺南的重要關隘。
  • 北驛:北方的驛站。
  • 區大相:明代詩人,字用儒,號海目,廣東順德人。
  • 昭王臺:指燕昭王所築的黃金臺,用以招納賢才。
  • 滄海搏鵬羽:比喻志向遠大,如同搏擊滄海的大鵬。
  • 黃金識駿才:指燕昭王用黃金臺招納賢才的故事。
  • 遊燕:指遊歷燕地。
  • 系越使初回:指越國的使者剛剛返回。
  • 望氣:古代一種迷信活動,通過觀察雲氣來預測吉凶。
  • 當關:守關。

翻譯

我此行究竟是爲了何事,是爲了尋訪古老的昭王臺。 像滄海中的大鵬搏擊翅膀,燕昭王用黃金臺識別駿馬般的人才。 遊歷燕地時歌聲漸漸響起,越國的使者剛剛返回。 還有誰在望氣預測未來,守關的人報告有客人到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尋訪古蹟昭王臺,表達了詩人對古代賢君招納人才的嚮往和對遠大志向的追求。詩中「滄海搏鵬羽」和「黃金識駿才」運用典故,形象生動地展現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後兩句則通過描繪遊歷和使者返回的場景,增添了詩作的歷史感和現實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緬懷和對未來的憧憬。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