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樑疊石廣文之任定安

驊騮俱是取長途,瓊島迢迢海一隅。 黎母山前新絳帳,老人峯下舊師儒。 地非異域風全隔,路有同心調不孤。 雖曰倚閭應念遠,粵鄉猶勝仕皇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驊騮(huá liú):古代良馬名,這裏比喻優秀的人才。
  • 瓊島:海南島的別稱。
  • 黎母山:位於海南島,是當地的一座名山。
  • 絳帳:紅色的帳幕,古代師長傳授知識的場所。
  • 老人峯:山峯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海南島上的某座山峯。
  • 師儒:指傳授儒家經典的老師。
  • 異域:指與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地方。
  • 倚閭(yǐ lǘ):指在家門口等待,比喻父母對遠行子女的思念。
  • 粵鄉:指廣東,詩人的故鄉。
  • 皇都:指京城,即北京。

翻譯

驊騮都是爲了長途跋涉,瓊島遙遠,位於海的角落。 在黎母山前新設的紅色帳幕,老人峯下有舊時的師儒。 地方雖不同,風俗完全不同,但路途上有志同道合的人,心情不會孤單。 雖然父母在家門口思念遠行的你,但在廣東的家鄉總比在京城做官要好。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陳恭尹送別梁疊石去定安任職時所作。詩中,「驊騮」比喻梁疊石的才華,而「瓊島」則指其任職之地海南島的偏遠。詩中表達了對友人遠行的不捨,同時也讚美了友人的才華和即將在異鄉展開的新生活。詩的最後兩句,詩人以家鄉廣東與京城對比,暗示在地方任職雖遠離家鄉,但比起在京城做官,更能體現其價值和意義。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友人未來生活的良好祝願。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