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人日偕王礎塵王新侯王立安過石公精舍惠州王使君紫詮挈其諸孫已先在同登懷古樓即事作

獻歲酬酢勞,郊坰未曾出。 今與良朋偕,方知值人日。 東風動高懷,幽事期禪室。 歡然集童冠,不暇計六七。 長文抱着車,荀彧幼在膝。 入林鐘乍鳴,清梵磬未畢。 隔籬辨主賓,近牖聞琴瑟。 石徑絕纖埃,板橋度殘蔤。 登樓一舒眺,日月飛何疾。 萬古浩茫茫,天步無停蹕。 石門猶漢壘,香浦非前率。 隴畝半青黃,滄波一洄潏。 寒花采玉蘭,圃樹攀霜橘。 老大習酸辛,稚子甘崖蜜。 聊爲虎溪笑,且試玄卿筆。 即事非古今,至道忘儒佛。 詢知吏爲隱,亦有民名逸。 冀留金石篇,來者爲可述。
拼音

所属合集

#人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酉:指某一年的特定日期,癸是天干的第十位,酉是地支的第十位。
  • 人日:中國傳統節日,農曆正月初七。
  • 禪室:指僧人的居所或修行的地方。
  • 童冠:指年輕人,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成年。
  • 長文:可能指某人的名字或形容詞,意爲長篇大論。
  • 荀彧:三國時期曹操的謀士,這裏可能指代某位年輕的才俊。
  • 清梵磬:指寺廟中用於誦經的磬聲。
  • 纖埃:微小的塵埃。
  • 板橋:用木板搭建的橋。
  • 殘蔤:殘餘的草木。
  • 舒眺:遠望,放眼遠眺。
  • 天步:天體的運行。
  • 石門:地名,可能指某個有歷史意義的石門遺址。
  • 香浦:地名,可能指某個有香氣的湖泊或水域。
  • 洄潏:水流回旋的樣子。
  • 玉蘭:一種花卉。
  • 霜橘:指經過霜凍的橘子,通常味道更甜。
  • 崖蜜:指山崖上的蜜,比喻珍貴或難得的東西。
  • 虎溪笑:可能指某個典故或地名,具體不詳。
  • 玄卿筆:指高超的書法或文筆。
  • 儒佛:儒家和佛家,兩種不同的哲學和宗教體系。
  • 吏爲隱:指官員隱退或隱居。
  • 民名逸:指民間有名望的隱士。
  • 金石篇:指刻在金屬或石頭上的文字,通常用於記錄重要事件或人物。

翻譯

在新年之際,我忙於應酬,未曾外出郊遊。今日與好友一同,方知正值人日。東風吹拂,激發了高遠的情懷,我們期待着禪室中的幽靜之事。歡聚一堂的年輕人,不計其數。長文在車上,荀彧年幼坐在膝上。進入林中,鐘聲初響,清脆的磬聲還未結束。隔着籬笆辨認主賓,靠近窗戶聽見琴瑟之聲。石徑上無一絲塵埃,木板橋上渡過殘餘的草木。登上樓臺,放眼遠眺,日月如梭,飛逝而過。萬古茫茫,天體的運行永不停歇。石門仍是漢代的堡壘,香浦已非往昔。田野半青半黃,滄海波濤迴旋。採摘寒花玉蘭,攀折園中的霜橘。年老者習慣了酸辛,稚子卻喜歡崖蜜的甜美。暫且爲虎溪之笑,嘗試用玄卿之筆。即事而論,不分古今,至道之中忘卻儒佛之別。詢問得知,吏者隱退,民中亦有名士隱逸。希望留下金石之篇,讓後來者有所記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友人在人日這一天出遊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和對歷史遺蹟的回顧,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自然與歷史的深刻感悟。通過對禪室、石徑、板橋等場景的描寫,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體現了作者對精神追求的重視。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歷史文化的尊重。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