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綸巾(guān jīn):古代一種頭巾,用絲帶制成,常用於文人雅士。
- 鳴琴:彈琴,常用來形容文人雅士的生活。
- 持酌:手持酒盃,指勸酒。
- 四十無聞老:指人到四十嵗仍未有名聲,感到老去。
- 乾坤:天地,比喻世界或宇宙。
- 有限身:指人的生命有限。
- 百年人:指長壽的人。
繙譯
柳樹外,一位戴著綸巾的文人,鶯鳥啼鳴,春日將暮。 彈琴聲中,少有俗世之客,手持酒盃,勸飲佳賓。 四十嵗了,仍默默無聞,感到老去,天地間生命有限。 試看這花下的宴蓆,誰能成爲那長壽的百年人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晚春時節的郊外宴飲場景,通過“柳外”、“鶯啼”等自然意象,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鳴琴稀俗客”一句,表達了詩人對清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疏離感。後兩句“四十無聞老,乾坤有限身”,則透露出詩人對年華逝去和生命短暫的感慨。結尾的“試看花下宴,誰是百年人”更是深化了這種對生命無常的思索,表達了對長壽和永恒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