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和: 農曆二月上旬的節氣,古人認爲此時天地陰陽相合。
- 吳門: 指蘇州一帶,因吳國曾在此建都,故有此稱。
- 阻雪: 遭遇大雪阻礙行程或活動。
- 朔: 農曆每月初一,此處指二月初一。
- 春分: 春季三個月的中間,晝夜等長。
- 凌暖律: 凌,侵犯;暖律,溫暖的季節規律。
- 同雲: 指天空中的雲層厚密相連。
- 陽和: 春天的暖氣,指太陽的溫暖。
- 奏勳: 奏,進獻;勳,功績,此處指春天的到來。
翻譯
梅花花朵凋零,鳥兒的叫聲也被凍住了聲音。 二月初一已經預告,離春分只有三天了。 嚴冬餘寒侵襲着溫暖的時節,大雪過後天空更是陰雲密佈。 只擔心這嚴寒會耽誤了春天的腳步,溫暖的陽光正準備展現它的功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江南地區在春分前遭遇大雪的情景。詩人以梅花和烏鴉的意象,表現了冬季尚未完全退去,而春天的氣息已在悄然臨近。"梅容慘不競,烏語噤無聲",通過描繪梅花的凋零和烏鴉的沉默,展現了冬日的淒冷與寂靜。"二月朔已告,三日春當分"則點出時間緊迫,春天的腳步近在咫尺。詩人擔憂雪後天氣過於寒冷,可能會延誤春天的到來,表達了對春回大地的期待和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整首詩寓情於景,富有詩意,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季節變化的細膩觀察和感悟。

曹彥約
曹彥約,南宋大臣。字簡甫,號昌谷,南康軍都昌(今屬江西)人。淳熙八年進士。曾從朱熹講學,後受人之召,負責漢陽軍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漢陽軍。後累官寶謨閣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爲湖南轉運判官,鎮壓郴州(今湖南郴縣)瑤民起義,後任利州路(今屬陝西)轉運判官兼知利州,發漕司儲糧減價糶與饑民、通商蠲稅,並論兵柄財權並列之弊。寶慶元年,擢爲兵部侍郎,遷禮部侍郎,不久又授爲兵部尚書,力辭不拜,後以華文閣學士致仕,卒諡“文簡”。
► 367篇诗文
曹彥約的其他作品
- 《 昌化朱浪潘子云漢臣季子也漢臣既物故持其季父聖與詩來因問堪村徐季登其健如昔昔戊戌省試後道出昌化館於 》 —— [ 宋 ] 曹彥約
- 《 龍遊道中即事 》 —— [ 宋 ] 曹彥約
- 《 郭承禧同年解倅印趨朝 》 —— [ 宋 ] 曹彥約
- 《 春到湖莊 》 —— [ 宋 ] 曹彥約
- 《 再賦紅梅四十字 》 —— [ 宋 ] 曹彥約
- 《 知縣再次韻不作平側體複次韻二首 》 —— [ 宋 ] 曹彥約
- 《 陳倅寄惠四詩用昌黎和裴相韻愧不能當也走筆賦二章以謝 》 —— [ 宋 ] 曹彥約
- 《 薛侍郎移鎮合肥被命入覲賦唐律詩二章 》 —— [ 宋 ] 曹彥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