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雨齋為胡拱衡賦
西山澹幽姿,脩眉亘天宇。
飛來石上雲,散作松間雨。
前聲猶淅瀝,後勢稍軒舞。
風驚八月濤,地裂萬雷鼓。
斯須籟畫息,慘淡形可覩。
誰謂工之良,自覺心也苦。
於焉名齋居,允矣好奇古。
願效謫仙吟,因之夢天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脩眉(xiū méi):長長的眉毛。這裏用來形容西山如同修長的眉毛。
- 亙(gèn):貫穿,橫亙。
- 淅瀝:形容輕微的風雨聲。
- 軒舞:高昂飛舞。
- 斯須:一會兒。
- 籟(lài):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泛指聲音。這裏指鬆間雨聲。
- 允矣:確實是。
- 謫仙:指李白,賀知章曾稱李白爲「謫仙人」。
翻譯
西山呈現出淡雅而幽靜的姿態,如那修長的眉毛橫亙在天際。山頂石頭上飄來的雲朵,飄散開來化作了松林中的細雨。剛開始的雨聲還淅淅瀝瀝,隨後雨勢變大,雨點彷彿高昂飛舞。風聲中彷彿傳來八月澎湃的江濤聲,大地好像裂開,響起如萬雷齊鳴的鼓響。剛剛這風雨聲才停歇,雨過之後景象慘淡還能看得清楚。誰說造物者技藝非凡,想來它構思也是十分辛苦。就在此地命名了這鬆雨齋,確實是鍾情於奇景又懷戀古時。我願效仿李白那樣吟詩,借這情景去夢中游歷天姥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鬆雨齋周圍獨特的自然景緻。開篇以西山如眉般的幽姿入筆,爲全詩營造出悠遠、靜謐的氛圍 。隨後寫石上雲化作鬆間雨,將雲與雨、鬆巧妙聯繫,畫面感十足。對雨聲的描寫尤爲精彩,「前聲猶淅瀝,後勢稍軒舞」精準地捕捉到雨勢變化,「風驚八月濤,地裂萬雷鼓」更是用誇張的手法,將雨勢的磅礴浩大展現得淋漓盡致,給人強烈的聽覺衝擊。「斯須籟畫息,慘淡形可睹」描繪出雨歇之後的景象,雨過的慘淡與先前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詩的後半部分,由寫景轉入抒情,講述因喜愛這樣的景色而起的感悟,表達了對鬆雨齋主人鍾情奇景、熱愛古雅的讚賞,最後詩人願效謫仙,以夢幻之想作結,更增添了全詩的浪漫主義色彩,展現出一種空靈、清幽且富有深遠意境的詩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