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初秋

池塘碧浸芙蓉面。蓮房怨粉驚團扇。 何處一聲聲。隔溪歌采蔆。 輕雲流影急。秋入平蕪色。 寒雁幾曾還。一江烟水寒。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碧浸:碧綠浸潤。
  • 蓮房:蓮蓬。
  • 怨粉:愁怨的脂粉,這裏形容女子的愁態。
  • 團扇:圓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多用於宮廷或閨閣中。
  • 平蕪: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
  • 寒雁:深秋的大雁。

翻譯

池塘裏的水碧綠浸潤着芙蓉花的面容。蓮蓬如含怨的粉面讓團扇也吃驚。什麼地方傳來一聲聲,隔着溪流是歌唱採菱的聲音。輕輕的雲朵流動影子急迫。秋天融入了平曠原野的景色中。深秋的大雁幾時又回來。滿江的煙水透着寒意。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初秋的景象,營造出一種清幽、靜謐而略帶惆悵的氛圍。上闕通過池塘、芙蓉、蓮房、團扇等意象,展現出一幅美麗而略帶哀怨的畫面。下闕着重描寫初秋的天空、原野和寒雁等,營造出秋意漸濃、清寒的感覺,尤其是「寒雁幾曾還。一江煙水寒」,將那種淡淡的離愁和涼意表現得十分細膩。整體上,詞的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詞人對初秋景色的獨特感受和某種細膩的情感。

葉小鸞

葉小鸞

明蘇州府吳江人,字瓊章,一字瑤期。葉紹袁幼女。貌姣好,工詩。善圍棋及琴,又能畫,繪山水及落花飛蝶,皆有韻致。將嫁而卒。有集名《返生香》。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