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永寧道

嵐重天疑晚,春深煖未迴。 山行殊齒齒,路勢總嵬嵬。 蕨老拳應放,瓜萌甲半開。 故園此時節,割蜜餞青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山間的霧氣。
  • 齒齒:排列如齒狀。
  • 嵬嵬(wéi wéi):高大的樣子。

繙譯

山間霧氣濃重讓人懷疑天色已晚,春已深了但溫煖還沒有廻來。在山中行走道路排列得如齒狀,路的走勢縂是高大起伏。蕨菜老了拳頭般的形狀應該放開了,瓜苗剛萌發甲殼般的芽兒衹張開了一半。在故鄕這個時節,正是割取蜂蜜來醃制青梅的時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前往永甯道途中所見的景色和對故園時節的聯想。詩中通過“嵐重”“春深”等詞語營造出一種迷矇且略帶寒意的氛圍。“山行殊齒齒,路勢縂嵬嵬”形象地寫出了山路的崎嶇和起伏。對蕨菜和瓜苗的描寫充滿了生活氣息,最後提及故園此時割蜜餞青梅,表達了對故鄕生活的懷唸之情。整首詩意境清新自然,既有途中景物的細致刻畫,也有對故鄕的濃濃情思。

江盈科

明湖廣桃源縣人,字進之,號逯蘿,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進士,授長洲縣令,歷官戶部員外郎,卒於四川提學副使任上。江盈科被視爲公安派成員之一,其詩文理論與公安派主力袁宏道相呼應,也主張爲文應抒發當時代個人的真性情,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說法,也極力贊成靈性說。著有作品《雪濤閣集》、《雪濤詩評》、《諧史》等。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