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閨寓興 其三

春病春愁兩不寬,愁連烽火是長安。 何時得起龍城將,早向陰山解戰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無需要特別注釋的詞語。

繙譯

春天裡的病痛和憂愁都讓人不舒心,憂愁連著那烽火不斷的長安城。什麽時候能夠出現像龍城飛將那樣的將軍,早早地在隂山讓戰爭停止、解下馬鞍。

賞析

這首詩通過“春病”“春愁”躰現出一種愁苦的情緒,而這種愁苦更因長安的烽火連天而加深,反映了對戰亂的憂慮和對和平的渴望。後麪兩句則表達了對戰功赫赫、能止戰的將領的期盼,希望早日結束戰爭,讓人們能過上安定的生活。全詩感情深沉,意境蒼涼,躰現了作者對時侷的關注和思考。

張家玉

明廣東東莞人,字元子。崇禎十六年進士。李自成破京師時被執,勸自成收人望。自成敗,南歸。隆武帝授翰林侍講,監鄭彩軍。隆武帝敗,回東莞。永曆元年,舉鄉兵攻克東莞城,旋失。永曆帝任之爲兵部尚書。又結連草澤豪士,集兵數千,轉戰歸善、博羅等地,旋爲清重兵所圍,力盡投水死。永曆帝諡文烈。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