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辛丑嵗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中口號
嵗暮多烈風,同雲復冥冥。
邅迴百里間,亦似千里情。
憶我寒梅花,兹晨笑柴荆。
喧啾下鳥雀,剥啄來友生。
豈知孤篷下,一笑雙眼明。
決決文凘流,遥遥巖岫平。
舟重既晨發,路迷且宵征。
所欣豐嵗祥,農鳸可以耕。
兼悲凍死骨,不見蔓草縈。
一觴酬袁安,媿爾千秋名。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邅(zhān)回:形容路途艱難曲折。
- 同雲:下雪前均勻密佈的陰雲。
- 冥冥:昏暗的樣子。
- 剝啄:敲門聲。
- 文凘(sī):有花紋的薄冰。
- 農鳸(gǔ):農忙時節。鳸,古書上說的一種候鳥。
翻譯
年末常有猛烈的風,同雲又佈滿天空陰沉沉的。在艱難曲折的百里路途間,心情也似有千里之遙般沉重。想起我那在寒冷中綻放的梅花,今天早晨在柴門荊扉處歡笑。喧鬧的鳥雀嘰嘰喳喳飛下,傳來敲門聲是朋友到來。哪裏知道在孤單的船篷下,一笑就使得雙眼明亮起來。河面上有紋路清晰的薄冰流淌,遠處的山岩和峯巒平坦。船重只好早上出發,道路迷失就夜間前行。可喜的是豐收之年的吉祥,農忙時節可以去耕種。同時也爲凍死的人悲哀,不見那纏繞的蔓草。一杯酒敬給袁安,慚愧不如你那千秋的美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冬日返家途中的所見所感。開頭通過對惡劣天氣和艱難路途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壓抑的氛圍。接着回憶家中的寒梅和朋友來訪,帶來些許溫暖與喜悅。而後描寫了途中的景色和行程的艱難。詩中既表達了對豐歲的欣喜,也流露出對凍死之人的悲憫。以袁安作比,體現自己的慚愧與感慨。全詩情感豐富,情景交融,展現了詩人複雜的內心世界。

黃淳耀
明末進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蘊生,號陶庵,又號水鏡居士,南直隸蘇州府嘉定(今屬上海)人,爲復社成員。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成進士,歸益研經籍。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嘉定人抗清起義,淳耀與侯峒曾被推爲首領。城破後,與弟黃淵耀自縊於僧舍。門人私諡貞文。能詩文,有《陶庵集》、《山左筆談》等。
► 494篇诗文
黃淳耀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念奴嬌 · 壬戌七月既望,釋戡招同泛潞河,以擬赤壁,屬圖紀之,因步東坡大江東去詞韻,覆校片玉白石夢窗 》 —— [ 清 ] 姚華
- 《 初秋戲作山居雜興俳體十二解 》 —— [ 宋 ] 楊萬里
- 《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庭竹 》 —— [ 唐 ] 齊己
- 《 乙巳七月再遊西園二首 》 —— [ 明 ] 曹於汴
- 《 新秋泛舟過西莊聽雨話舊三首 》 —— [ 明 ] 張祥鳶
- 《 至正十一年秋七月巡按鬆州虎賁分司時山谷寒甚公事絕少明日即還爲賦此 》 —— [ 元 ] 貢師泰
- 《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飲餞梅聖俞分韻得亭皋木葉下五首 》 —— [ 宋 ] 歐陽修
- 《 初秋 》 —— [ 明 ] 黃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