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禮記

玉帛資王會,郊丘葉聖情。 重廣開環堵,至道軼金籯。 盤薄依厚地,遙裔騰太清。 方悅升中禮,足以慰餘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帛:古代祭祀或外交活動中使用的貴重物品,玉象徵尊貴,帛象徵純潔。
  • :資助,供給。
  • 王會:諸侯朝見天子的大典。
  • 郊丘: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場所,如祭天於南郊,祭地於北郊。
  • :符合,適應。
  • 聖情:指帝王的神聖心意或賢明的治國理念。
  • 重廣:規模宏大,面積廣大。
  • 環堵:四面環牆的小屋,形容簡樸的建築。
  • 至道:最高深的道義,這裏可能指儒家的仁政之道。
  • :超過,超越。
  • 金籯:金箱,古代盛放貴重物品的容器。
  • 盤薄:形容深厚、廣大。
  • 厚地:大地,比喻深厚的根基。
  • 遙裔:遙遠的後代,引申爲長久的傳承。
  • :升騰,這裏指精神或理想上升到高遠之處。
  • 太清:道教指天界,也指高遠的境界。
  • 升中禮:古代的一種禮儀,意指皇帝祭天以示敬天保民。
  • 餘生:指詩人自己的餘年或晚年生活。

翻譯

祭祀的玉帛爲王者的大典提供了物資,郊外的祭壇彰顯了君主的聖明心意。盛典規模宏大,超越了物質的財富,其深遠意義超越了金銀寶箱。深厚的根基如同大地般穩固,崇高的理想如同升騰的仙氣直入天際。參與這昇天祭天的禮儀,足以讓我的晚年生活感到滿足和安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隋朝時期大型典禮的莊重與神聖,不僅體現了皇家的威嚴,更突顯了儒家倫理與道家思想的融合。李百藥通過「玉帛」、「環堵」與「金籯」的對比,讚美了禮制的精神價值高於物質財富。同時,「升中禮」表達了對天人合一理念的追求,使得個人的餘生活動在歷史與文化的精神層面得到昇華。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展現出詩人對於盛世文化的高度認同與個人情感的寄託。

李百藥

李百藥

唐定州安平人,字重規。李德林子。幼多病,祖母以百藥名之。七歲能屬文,號奇童。隋時授太子舍人兼東宮學士,後歸唐。受譖,流涇州。太宗重其才名,召拜中書舍人,賜爵安平縣男,詔修定《五禮》、律令,撰《齊書》。累官至宗正卿,爵爲子。百藥以名臣之子,才行相繼,四海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沉鬱,尤長於五言詩。卒諡康。所撰《齊書》行於時。有集。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