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題牡丹叢

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 紅豔久已歇,碧芳今亦銷。 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拼音

所属合集

#白露 #牡丹

《秋題牡丹叢》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詩詞之一。

賞析

秋天的牡丹花叢裏,白露漸生。花早就謝了,葉子也早就枯萎了。一個人對着這衰敗的牡丹花叢,心裏頓生淒涼蕭條之感 。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無特別難以理解的詞語。

翻譯

傍晚的花叢在白露的傍晚,衰敗的葉子在涼風的早晨。鮮豔的紅色長久以來已經停歇,碧綠的芬芳如今也消逝了。隱士坐着相對,內心的事一同變得蕭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景中牡丹叢的衰敗之態。通過「晚叢」「衰葉」等詞語營造出了一種凋零、蕭瑟的氛圍。曾經豔麗的色彩和芬芳都已不再,暗示着繁華的消逝。「幽人」的出現更增添了一份孤寂之感,他與這蕭條的景色相對,內心的情緒也如同這景色一般落寞。詩人借景抒情,透露出對時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和無奈。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