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二首 其一

東風時送瓦溝聲,欹枕幽窗夢自驚。 睡起不知雲已散,夕陽偏向柳梢明。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晴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風:從東方吹來的風,常象徵春天。
  • **瓦溝聲:**雨水順着瓦溝流下發出的聲音。
  • **欹枕 :**(qī zhěn)斜靠着枕頭。「欹」,傾斜。
  • 幽窗:幽靜的窗戶,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氛圍。

翻譯

東風時不時送來雨水順着瓦溝流淌的聲音,我斜靠在枕頭躺在幽靜窗前,從睡夢中驚醒。睡醒起來才發現天上的雲彩已經散去,傍晚的夕陽偏偏灑向柳梢,柳梢都明亮了起來 。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雨後初晴的景象與作者感受。開篇以「東風時送瓦溝聲」寫東風帶來瓦溝雨聲,在靜謐氛圍中突顯聲音,頗有「鳥鳴山更幽」之妙,既暗示了剛剛經歷降雨,又借聲音驚夢,引出下文。「欹枕幽窗夢自驚」描繪出詩人慵懶斜靠於枕上的姿態,「幽窗」襯出環境清幽,而一個「驚」字則寫出夢被打斷瞬間的朦朧懵懂,爲畫面增添一絲靈動感。「睡起不知雲已散」承接上文夢醒,表現出詩人睡醒後未察覺外界變化的恍惚狀態 。結尾「夕陽偏向柳梢明」一句最爲精妙,詩人將視角轉向窗外景色,夕陽恰好落在柳梢之上,把柳梢照得明亮璀璨,以鮮明的畫面營造出輕鬆愜意之感,給全詩抹上了一縷溫暖而又明朗的色調。此詩通過細膩的感官描寫,將聽雨、驚夢到觀夕照的一系列瞬間串聯起來,自然流暢,飽含着詩人閒適悠然的生活意趣。

趙秉文

趙秉文

趙秉文,字周臣,號閒閒居士,晚號閒閒老人,磁州滏陽(今河北磁縣)人。金代著名學者,書法家。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進士,調安塞主簿。歷平定州刺史,爲政寬簡。累拜禮部尚書。金哀宗即位,改翰林學士,兼修國史。歷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嘗一日廢書。積官至資善大夫、上護軍、天水郡侯。正大九年,卒,年七十四,能詩文,詩歌多寫自然景物,又工草書,所著有《閒閒老人滏水文集》。 ► 6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