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寺雨後寄元侍御李博士
川上風雨來,須臾滿城闕。
岧嶢青蓮界,蕭條孤興發。
前山遽已淨,陰靄夜來歇。
喬木生夏涼,流雲吐華月。
嚴城自有限,一水非難越。
相望曙河遠,高齋坐超忽。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川上:河流之上。
- 須臾:片刻,一會兒。
- 城闕:古代城市四周的城牆和城樓,這裏指京城。
- 岧嶢:形容山峯高峻。
- 青蓮界:可能是指寺廟中的蓮花池或蓮花象徵的清淨世界。
- 蕭條:此處有孤獨、寂寥之意。
- 孤興:孤獨的情感或興致。
- 遽已:突然。
- 陰靄:陰雲密佈。
- 吐華月:雲層散開,露出明亮的月亮。
- 嚴城:戒備森嚴的城市。
- 限:界限,限制。
- 一水:指眼前的河。
- 超忽:超然、恍惚。
翻譯
暴雨從河面席捲而來,轉眼間就瀰漫了整個京城。在那高峻的寺廟中,我獨自感受着風雨帶來的寂寥心情。雨後的山巒瞬間變得清晰,夜晚的陰雲也漸漸消散。夏日的樹木帶來了清涼,雲朵間露出了皎潔的明月。雖然城市的戒備森嚴,但過河並非難事。遙望遠方的曙光,我在高高的書齋中陷入了深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雨後在同德寺的所見所感。首聯以動態的自然景象開篇,展現出風雨的迅速和京城的廣闊。頷聯通過「岧嶢青蓮界」與「蕭條孤興發」形成對比,寓言出詩人身處廟宇卻內心孤獨的境況。頸聯則描繪了雨後清新的自然景色,月亮的出現暗示了時間的推移和詩人內心的期待。尾聯表達了詩人雖身處嚴城,但並不受其束縛,反而在思緒飄渺中超越了現實的距離。整首詩借景抒情,富有哲理,體現了韋應物詩歌的清新脫俗之美。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