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宗首(事勢)

· 賈誼
今或親弟謀爲東帝,親兄之子西向而擊,今吳又見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猶尚若此,況莫大諸侯權勢十此者乎! 然而天下少安者,何也?大國之王幼在懷衽,漢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數年之後,諸侯王大抵皆冠,血氣方剛。漢之所置傅歸休而不肯住,漢所置相稱病而賜罷。彼自丞尉以上偏置其私人,如此,有異淮南、濟北之爲耶!此時而乃欲爲治安,雖堯、舜不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親弟謀爲東帝:指漢文帝的弟弟淮南王劉長謀反。劉長想在東方自稱爲帝 。
  • 親兄之子西向而擊:親兄之子指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劉興居。漢文帝三年(前177 年),匈奴侵犯漢境,漢文帝前往太原征討,劉興居趁機起兵西向進攻滎陽,企圖奪取帝位。
  • 今吳又見告矣:吳國又被告發謀反。漢文帝時,吳王劉濞就已有謀反之心,時有被人告發違法的情況。:被。
  • 春秋鼎盛:指年紀正當旺盛強壯之時。春秋:指年齡。鼎盛:正當興盛或強壯之時。
  • 行義未過:行爲和道義沒有過失。
  • 德澤有加焉:施加的德惠恩澤很多。德澤:德惠恩澤。
  • 十此者:比這些大十倍。:用作動詞,十倍於。
  • 懷衽:懷抱。:衣襟。
  • 傅相:漢代諸侯王國設有太傅和丞相,輔助諸侯國王治理國家。
  • :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成年。讀音爲(guàn) 。
  • 血氣方剛:形容年輕人精力正旺盛。
  • 歸休:退休。
  • 相稱病而賜罷:(傅相)聲稱有病,被(朝廷)恩准免職。稱病:託言有病。賜罷:皇帝准許免職。
  • 丞尉:縣丞縣尉,位在縣令之下,管理吏民、刑獄事務。
  • 偏置:普遍安置。:通「遍」,普遍。

翻譯

如今,皇帝的親弟弟謀劃要在東方稱帝,親哥哥的兒子也向西舉兵攻打朝廷,現在吳王謀反的事又被揭發了。當今天子正年富力強,行爲合乎道義沒有過失,對天下百姓也廣施了很多恩澤,還是會發生這樣的事,更何況那些勢力比這大十倍的大諸侯呢!

不過現在天下還算稍微安定,這是爲什麼呢?是因爲大諸侯國的國君年紀還小,還在懷抱之中,朝廷派去的太傅、丞相正掌握着國家事務。幾年以後,這些諸侯王大都長大成年,精力正旺盛。那時,朝廷所委派的太傅要被他們打發退休且不肯留任,朝廷所設置的丞相也會稱病而被免職。他們會普遍安插自己的親信,從縣丞、縣尉等小吏以上都換上他們的人,到了這種境地,怎能和當年淮南王、濟北王的謀反行爲有什麼不同呢!一旦到了這個時候再來想使天下長治久安,即使是唐堯、虞舜在世也辦不到了。

賞析

賈誼在這篇文章裏通過一系列具體事例,如親弟謀反、親兄之子叛亂以及吳王謀反等,深刻揭示了當時諸侯王勢力對中央政權所構成的嚴重威脅。文中先以當今皇帝德行與諸侯謀反現狀對比,突出問題的嚴峻性。又分析當下天下表面安定的原因是諸侯王年幼,而隨着時間推移諸侯成年必然會威脅中央統治。賈誼的論述層層深入,邏輯嚴密,言辭懇切,體現他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以及敏銳的政治洞察力,爲漢文帝提出了緊迫且必須解決的諸侯勢力問題,旨在警醒統治者要重視諸侯問題,防患於未然,對維護國家統一和穩定有着重大意義。這種居安思危的思想和對國家局勢準確把握的能力,展現了賈誼卓越的政治才能。

賈誼

賈誼

賈誼,又稱賈生、賈太傅、賈長沙,漢族,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人,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賈誼少有才名,十八歲時,以善文爲郡人所稱。文帝時任博士,遷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謫爲長沙王太傅,故後世亦稱賈長沙、賈太傅。三年後被召回長安,爲樑懷王太傅。樑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抑鬱而亡,時僅33歲。司馬遷對屈原、賈誼都寄予同情,爲二人寫了一篇合傳,後世因而往往把賈誼與屈原並稱爲“屈賈”。 賈誼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深受莊子與列子的影響。散文的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評論時政,風格樸實峻拔,議論酣暢,魯迅稱之爲“西漢鴻文”,代表作有《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其辭賦皆爲騷體,形式趨於散體化,是漢賦發展的先聲,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爲著名。 ► 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