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清江引 · 詠梅

芳心對人嬌欲說,不忍輕輕折。溪橋淡淡煙,茅舍澄澄月。包藏幾多春意也。
拼音

賞析

這是《詠梅》這組小令的第三首。描寫了郊外野梅在煙籠月罩中嬌美動人、意態朦朧的幽姿,和神清骨秀、春情無限的風韻,抒發了詩人對野梅的傾心讚賞和無限愛憐之情。 一個月華如水、春寒料峭的黃昏,詩人漫步於郊外。曠野是一片無邊的靜謐;天空玉宇無塵,銀河瀉影;一橋橫鎖小溪,溪水淙淙悅耳;幾叢婆娑疏竹,環繞農家茅舍;空氣中瀰漫着輕雲薄霧,朦朧氤氳。驀地,一陣淡淡的清香撲人眉宇,沁人心脾。啊!原來是溪邊的幾株野梅正悄然破蕊綻開。詩人走近梅樹之下,原想動手摺下一枝,驀然發現那清淺澄澈的溪水中,橫斜映出一枝疏秀清癯的梅枝倩影,在水月渾融的波光中婆娑搖動。頓時,詩人覺得面對着的彷彿不是梅枝,而是一位冰肌玉潔的美人,那美好的靈魂似乎在柔聲細語地對人慾說還休……於是,詩人爲之陶醉了,即使想輕輕地折下一枝,也終於於心不忍了。這裏運用擬人化手法,將野梅寫得如花似人,嬌美可愛,含情脈脈,那一片愛梅惜梅之情,簡直呼之欲出了。難怪他在另一首《詠梅》中要驚歎:“冰姿迥然天賦奇”,“休教玉樓三弄笛。”連吹《落梅花》的笛聲都會觸動他擔心“梅花落”的情腸,更不用說忍心去折下它的花枝了! “溪橋淡淡煙,茅舍澄澄月。”兩句對仗精美工穩,且用了疊字,更能傳神:那淡淡的煙靄,宛如給梅花美人披上的一層輕盈的面紗,平添了幾分神祕朦朧之美;那澄澄的月華,更襯托出梅花美人的綽約英姿,增強了她那晶瑩玉潔之秀。如果說前一首結句主要化用了“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那麼這兩句則意在點化“疏影橫斜水清淺。”(林逋《山園小梅》)不僅俱臻熔典無跡的妙境,而且均富於脫胎換骨的新意。這裏用“溪橋”而不用“溪水”,既多出“小橋”這一意象而使畫面更臻豐富,同時“溪橋”之下必有溪水,用筆亦更見含蓄精練。“茅舍”則點明郊外野梅的特殊生長環境,暗示其遠離塵俗,孤芳幽獨的高潔品性。這些,正是貫酸齋小令不落窠臼而貴獨創之處。 結句寫梅花包藏無限春意,正與首句“不忍輕輕折”相照應。李清照《孤雁兒》雲:“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王冕《白梅》更說:“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都從不同角度高度讚美了梅花對人間春色的巨大貢獻。酸齋此句亦然,但他特冠以“包藏”一詞,則更加突出了梅花所潛在的青春活力之無限。正因爲詩人熱愛春光,渴望春光永駐不衰,而又確認梅花爲人間包含潛藏着無限春意這一美學價值,所以他才剋制住一己的喜悅衝動,而“不忍輕輕折”了。 此曲是寫詩人月下鑑賞野梅的瞬息觀感,通過擬人詠物,不僅傳神地刻畫出野梅的風姿神態,而且細膩地描寫出詩人瞬息變化的微妙心態。物我渾然一體,情景交融一片。景語清新素雅,情語風趣纏綿,構思亦新穎別緻,不愧爲詠梅小令的佳作。
貫雲石

貫雲石

原名小云石海涯,阿里海涯之孫。父名貫只哥,雲石遂以貫爲氏,號酸齋。年十三,膂力絕人,使健兒驅三惡馬疾馳,持槊立而待,馬至騰上之,越二而跨三。運槊生風,觀者辟易。或挽彊射生,逐猛獸,上下峻阪如飛,諸將鹹服其趫捷。稍長,折節讀書。初襲父官爲兩淮萬戶府達魯花赤,鎮永州,一日,解所綰黃金虎符,讓弟忽都海涯佩之。北從姚燧學,燧見其古文峭厲有法,及歌行、古樂府慷慨激烈,大奇之。俄選爲英宗潛邸說書秀才。仁宗踐祚,拜翰林侍讀學士、中奉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乃稱疾辭還江南,泰定元年五月八日卒,年三十九,贈集賢學士、中奉大夫、護軍,追封京兆郡公,諡文靖。酸齋晚年爲文日邃,詩亦衝澹,草隸等書,變化古人,自成一家。其視死生若晝夜,絕不入念慮。臨終有辭世詩云:「洞花幽草結良緣,被我瞞他四十年。今日不留生死相,海天秋月一般圓。」洞花、幽草,蓋二妾名也。酸齋休官辭祿後,或隱屠沽,或侶樵牧,常於臨安市中立碑額「貨賣第一人間快活丸」,人有買者,展兩手,一大笑示之,領其意者,亦笑而去。一日,錢唐數衣冠士人遊虎跑泉,飲間賦詩,以「泉」字爲韻,中一人但哦「泉、泉、泉」,久不能就,忽一叟曳杖而至,應聲曰:「泉泉泉,亂迸珍珠個個圓。玉斧斫開頑石髓,金鉤搭出老龍涎。」衆驚問曰:「公非貫酸齋乎?」曰:「然、然、然。」遂邀同飲,盡醉而去。其依隱玩世多類此。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