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慵庵

· 方回
南望閩浙北望淮,山水江東此郡佳。 眼有一塵辜眺覽,腹無千古費安排。 剪刀鋒快雲裁句,練帶溪長月繫懷。 獨見張侯富才思,不同餘子醉金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閩浙:指福建和浙江兩省。
  • 江東:古地區名,泛指長江下遊江南一帶。
  • 一塵:比喻微小的塵土,這裡指微小的障礙。
  • 千古:指久遠的年代。
  • 練帶谿:形容谿水如練帶般細長。
  • 月系懷:指月光下的情懷。
  • 馀子:其他人。

繙譯

南望福建和浙江,北望淮河,這裡的山水景色是江東最美的。眼前若有微塵,便辜負了這美景的覜望,心中沒有久遠的思緒,無需費心安排。剪刀般的鋒利雲彩裁出了詩句,如練帶般細長的谿水與月光下的情懷相連。衹有張侯富有才思,不同於其他人衹知醉酒金釵。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江東的美景,竝通過對比突出了張侯的才思。詩中“剪刀鋒快雲裁句”一句,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捕捉和詩意的創造。末句“不同馀子醉金釵”則鮮明地展現了張侯與衆不同的精神風貌,表達了對張侯才思的贊賞。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