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汪以南借書惠米

· 方回
政是黃梅欲近時,山城雲滃雨垂垂。 斷橋沒碓驚新漲,溼藁泥蔬續晚炊。 乞米已慚顏氏帖,賣書還笑杜陵詩。 廣文絕少充枵甑,更肯芸籤借一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正。
  • 黃梅:指黃梅季節,即梅雨季節。
  • (wěng):雲氣四起的樣子。
  • 垂垂:漸漸。
  • 沒碓(duì):碓是指用來搗米的工具,沒碓即碓被水淹沒。
  • 溼藁:溼的稻草。
  • 泥蔬:用泥包裹的蔬菜。
  • 晚炊:晚飯。
  • 顏氏帖:指顏真卿的《乞米帖》,顏真卿因家貧而寫信向人乞米。
  • 杜陵詩:指杜甫的詩,杜甫曾有賣藥、賣文以維持生計的經歷。
  • 廣文:指學識廣博的文人。
  • 充枵甑(xiāo zèng):枵甑是空飯甑,充枵甑即填滿空飯甑,比喻生活貧困。
  • 芸簽:書籤的美稱,借指書籍。
  • (chī):古代盛酒的器具,借指書籍。

翻譯

正是黃梅季節即將到來的時候,山城上空雲霧繚繞,雨漸漸地下着。斷橋下的碓被新漲的水淹沒,溼稻草和泥包裹的蔬菜用來繼續做晚飯。乞求米糧已經讓我感到慚愧,就像顏真卿的《乞米帖》一樣,賣書換米讓我想起杜甫的詩,他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學識廣博的文人很少會生活貧困到這種地步,但我還是願意借一本書來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黃梅季節山城的景象,以及詩人因生活貧困而乞米、賣書的無奈。詩中運用了顏真卿的《乞米帖》和杜甫的詩作爲典故,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境遇的感慨。儘管生活困頓,詩人仍保持着對知識的渴望,願意借書來讀,展現了文人的堅韌和對學問的執着。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