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汪才夫石城詩集

文到龍溪大家數,耳孫分剩有詩材。 只因住在修江近,接得涪翁一派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溪:地名,這裏指龍溪學派,是宋代理學家楊時的學派。
  • 大家數:指在某一領域內公認的權威或大家。
  • 耳孫:指遠孫,即與祖父相隔很多代的孫子。
  • 修江:地名,指修水,位於江西省。
  • 涪翁:指黃庭堅,字涪翁,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創始人。
  • 一派:指黃庭堅的詩風或文學流派。

翻譯

文章到了龍溪學派,就成了公認的權威,而這位遠孫卻擁有豐富的詩才。只因爲他住在靠近修水的地方,所以繼承了黃庭堅的詩風。

賞析

這首作品讚揚了汪才夫的詩才,並指出其詩風受到了黃庭堅的影響。詩中「文到龍溪大家數」一句,既表達了對龍溪學派的推崇,也暗示了汪才夫在文學上的造詣。後兩句則通過地理環境的描述,巧妙地將汪才夫與黃庭堅聯繫起來,展現了其詩風的淵源。整首詩語言簡練,意蘊深遠,表達了對汪才夫詩集的讚賞之情。

王義山

元富州豐城人,字元高,號稼村。南宋末理宗景定三年進士。知新喻縣,遷永州司戶。入元,提舉江西學事。著有《稼村類稿》。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