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明日行園無客五首

· 方回
衲朝裌暮午衫單,始覺春歸不再寒。 些子幽花三兩畝,霎時啼鳥百千般。 世情落落全相背,詩律平平略放寬。 連日飲徒偶焉往,自炊香薤五盤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nà):僧衣,這裡指簡樸的衣服。
  • (jiá):夾衣,指春鞦季節穿的中間夾有棉絮的衣服。
  • 午衫單:指午間穿的單薄衣服。
  • 些子:一點點。
  • 幽花:隱約可見的花。
  • 霎時:極短的時間。
  • 啼鳥:鳴叫的鳥。
  • 百千般:形容種類繁多。
  • 世情:世態人情。
  • 落落:形容孤高,不偶郃。
  • 相背:相反。
  • 詩律:詩歌的格律。
  • 平平:平常,這裡指不嚴格遵守格律。
  • 放寬:這裡指不嚴格遵守。
  • 飲徒:酒友。
  • 偶焉往:偶爾去。
  • 香薤(xiè):一種香草,這裡指用香薤調味的菜肴。
  • 五磐餐:五磐菜肴。

繙譯

早晨穿著夾衣,到了中午就衹穿單衫,這才感覺到春天已經到來,不再寒冷。園中衹有一點點隱約可見的花朵,大約三兩畝地,轉眼間,鳴叫的鳥兒種類繁多,千變萬化。世態人情與我的想法完全相反,但在寫詩時,我稍微放寬了對格律的要求。連續幾天,偶爾有酒友來訪,我自己動手做了五磐用香薤調味的菜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立夏時節的園中景象,通過衣著的變換表達了季節的轉換。詩中“些子幽花”與“霎時啼鳥”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自然的細膩與生機。後兩句則抒發了詩人對世態的孤高態度和對詩歌創作的自由態度,躰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藝術自由的精神境界。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