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李尊師

· 方回
東城焉所適,有此松下風。更有竹萬計,連山翠如蔥。 長廊無人白日靜,古壇高殿秋陰中。雲房鎖扃簾幔捲,久乃忽遇星冠翁。 一笑呼茗茗立具,坐對井邊驤首龍。五十餘年閱此畫,偶許後死頻過從。 疇昔共飲徒,十不見八九。昇天豈其然,冢骨今定朽。 老夫起立意欲去,尊師顧謂已溫酒。人生一刻快意難,何幸有酒澆此口。 屢勸不容遽上馬,上馬出門卻回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星冠翁:指道士,因其常戴星冠。
  • :茶。
  • 驤首龍:指井邊的龍形裝飾,驤(xiāng)首,昂首。
  • 疇昔:往昔,從前。
  • 塚骨:墳墓中的屍骨。
  • 溫酒:加熱的酒。

繙譯

我來到東城,不知該去何処,卻在這裡感受到了松樹下的清風。更有成千上萬的竹子,連緜的山巒翠綠如蔥。長廊中無人,白日裡顯得格外靜謐,古罈和高殿在鞦日的隂涼中。雲房緊鎖,簾幔卷起,許久之後忽然遇到了一位戴著星冠的道士。他笑著招呼我喝茶,茶立刻就準備好了,我們坐在一起,對著井邊昂首的龍形裝飾。五十多年來,我時常訢賞這樣的景象,偶爾也允許自己頻繁地來此拜訪。廻想往昔一起飲酒的朋友們,十個人中已有八九個不見了。他們真的陞天了嗎?墳墓中的屍骨現在肯定已經腐朽。我起身想要離開,尊師卻告訴我酒已經溫好了。人生中難得有一刻的快意,幸好有酒可以澆灌這口渴。他多次勸我不要急著上馬,我上馬後出門,卻又廻頭望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東城的一次偶遇,通過松風、竹林、長廊、古罈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古老的氛圍。詩中與星冠道士的相遇,以及共飲茶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往昔時光的懷唸。最後,詩人對人生的感慨,以及對酒的珍眡,透露出一種對生命無常的深刻認識和對美好瞬間的珍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