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夏: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五月。
- 書事:記錄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 幽居:隱居,指居住在偏僻安靜的地方。
- 四鄰:周圍的鄰居。
- 長日:漫長的日子。
- 屬閒人:屬於閒散之人,指沒有繁忙事務的人。
- 石氣:石頭散發出的氣息。
- 常蒸霧:常常像蒸騰的霧氣一樣。
- 鶯聲:黃鶯的叫聲。
- 不改春:依舊如春天般婉轉。
- 子錢:利息。
- 償未已:還沒有償還完畢。
- 卯酒:早晨喝的酒。
- 醉何頻:爲何頻頻醉酒。
- 說與:告訴。
- 耘畦者:在田間勞作的人。
- 無錐未是貧:沒有錐子並不代表貧窮,比喻即使沒有物質財富,只要有精神追求就不算貧窮。
翻譯
在仲夏時節記錄生活瑣事,我隱居於此,四周鄰居稀少,漫長的日子裏我是個閒散之人。石頭散發出的氣息常常像蒸騰的霧氣,黃鶯的叫聲依舊如春天般婉轉。利息還未償還完畢,爲何我早晨頻頻醉酒?我告訴那些在田間勞作的人,沒有錐子並不代表貧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足。通過「幽居少四鄰」和「長日屬閒人」的描述,展現了詩人遠離塵囂、享受閒適生活的狀態。詩中「石氣常蒸霧,鶯聲不改春」以自然景象爲背景,增添了詩意和美感。結尾的「無錐未是貧」則表達了詩人對於精神追求的重視,認爲即使物質匱乏,只要有精神上的富足,就不算真正的貧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內心寧靜的情懷。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洪武十九年夏五月不雨廣信郡太守番禺彭公推府靈臺李公率所屬及父老民人禱於羣祠祝詞甫畢甘雨隨至三日之間四 》 —— [ 明 ] 鄭真
- 《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於使君林取大蓮葉盛酒以簪刺葉令與柄通屈莖輪囷如象鼻焉傳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詩云 》 —— [ 元 ] 陸文圭
- 《 仲夏同仲醇子逸伯承秋潭泛舟城西 》 —— [ 明 ] 張志逺
- 《 太常夏仲昭墨竹爲莊憲使尚源題 》 —— [ 明 ] 童軒
- 《 仲夏萬夀山 》 —— [ 清 ] 弘歷
- 《 乙丑仲夏,挈眷歸江城,寄居毘巷,重九後遷歸老宅因寫東籬圖以紀事七首 其四 》 —— [ 清 ] 陳式金
- 《 和淵明歸田園居六首 》 —— [ 宋 ] 李綱
- 《 和堅伯梅六題一孤芳二山間三雪中四水邊五月下六雨後每題二絕禁犯本題及風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絕 其八 》 —— [ 宋 ] 胡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