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

霜籟入枯桐。山壓江城秀藹濃。誰著夜光松竹裏,玲瓏。十丈冰花射好風。 物外蕊珠宮。幾縷明霞玉鏡中。銀浪三江都一吸,春融。曉病眉尖翠掃空。
拼音

所属合集

#八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霜籟(lài):霜降時的風聲。
  • 枯桐:枯萎的桐樹。
  • 山壓江城:形容山勢雄偉,彷彿壓在江城之上。
  • 秀藹(ǎi):美麗的雲霧。
  • 夜光:指月光。
  • 松竹:松樹和竹子,常用來象徵高潔。
  • 玲瓏:形容月光透過鬆竹,顯得格外明亮透徹。
  • 冰花:比喻月光下的景物,如冰般清澈。
  • :照射。
  • 物外:世俗之外,指超脫塵世的境界。
  • 蕊珠宮:神話中的仙宮,比喻高潔之地。
  • 明霞:明亮的霞光。
  • 玉鏡:比喻明亮的湖面或天空。
  • 銀浪:銀色的波浪,比喻月光照耀下的江水。
  • 三江:泛指多條江河。
  • 春融:春天的氣息和暖意。
  • 曉病:清晨的病態,這裏指清晨的憂鬱或不適。
  • 眉尖翠掃空:形容眉毛如翠色般清晰,掃除了清晨的憂鬱。

翻譯

霜降時的風聲穿透了枯萎的桐樹,山勢雄偉,彷彿壓在美麗的江城之上,雲霧繚繞。是誰讓月光透過鬆竹,顯得如此明亮透徹,如同十丈冰花般照射着美好的風。

這超脫塵世的仙境,幾縷明亮的霞光映照在如玉鏡般的天空或湖面中。銀色的波浪彷彿一吸之間就覆蓋了多條江河,春天的氣息和暖意融入了這美麗的景象。清晨的憂鬱或不適,如同翠色般的眉毛一掃而空。

賞析

這首作品以霜降時節的自然景象爲背景,通過描繪山城、月光、霞光等元素,構建了一個超脫塵世的仙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如「冰花」、「玉鏡」等,增強了詩意的美感和深度。同時,通過對清晨憂鬱的描繪和消除,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超脫世俗生活的嚮往。整體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蔡松年

金真定人,字伯堅,號蕭閒老人。父蔡靖,宋宣和末守燕山,降金。松年初爲元帥府令史,後隨軍攻宋。熙宗時,爲都元帥宗弼總軍中六部事。海陵王時,擢遷戶部尚書。海陵遷中都,徙榷貨務以實都城,復鈔引法,皆自松年啓之。官至右丞相,封衛國公。文詞清麗,尤工樂府,與吳激齊名,時號吳、蔡體。有《明秀集》。 ► 1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