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孚有以左耳陶瓶對客煎茶名快媳婦坐間爲賦十六韻
南中土埴堅,妙器出陶火。
控摶雅以靜,整削平不頗。
渾淪象瓜團,短小類橘顆。
粵椰實盡刳,蜀芋膚未剝。
啄如柄揭西,耳若柳生左。
油滋飾外鍛,灰坌增下裹。
高齋奉煎烹,湯勢疾軒簸。
狹束蟹眼高,薄逼車聲播。
俄頃潤渴喉,巧婦愧其惰。
乃知轉旋工,政要傾酌妥。
主翁嗜吟詩,佳客時滿座。
呼童汲深情,瀹雪澆磊砢。
急需既能應,閒棄無不可。
東家重函鼎,菌蠢腹徒果。
美人預爲齏,常恐遲及禍。
何如且小用,慎勿誚麼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土埴 (tǔ zhí):泥土。
- 控摶 (kòng tuán):控制和塑造。
- 渾淪 (hún lún):完整無缺的樣子。
- 啄 (zhuó):此處指瓶口。
- 柄揭西 (bǐng jiē xī):柄指向西。
- 耳 (ěr):此處指瓶耳。
- 油滋 (yóu zī):油潤的樣子。
- 灰坌 (huī bèn):灰燼。
- 軒簸 (xuān bǒ):高揚的樣子。
- 蟹眼 (xiè yǎn):形容水泡。
- 瀹雪 (yuè xuě):煮雪水。
- 磊砢 (lěi luǒ):堆積的樣子。
- 函鼎 (hán dǐng):大鼎。
- 菌蠢 (jūn chǔn):形容器物表面不平整。
- 齏 (jī):細碎的食物。
- 麼麼 (mó mó):微小的東西。
翻譯
南方的泥土堅硬,精美的器物出自陶火之中。這些器物控制得宜,形狀靜雅,平整而不偏頗。它們像完整的瓜果,小巧如橘子。粵地的椰子被挖空,蜀地的芋頭皮未剝。瓶口如柄指向西,瓶耳像柳枝生於左。外表油潤,內部灰燼包裹。高高的齋房中煎茶,茶湯翻滾如波浪。水泡密集如蟹眼,水聲急促如車輪滾動。不久便滋潤了乾渴的喉嚨,巧婦也自愧不如。由此可知,旋轉的工藝,正是爲了傾注和妥帖。主人喜愛吟詩,佳客常滿座。呼喚童子汲取深井水,煮雪水澆灌堆積的茶葉。急需時能立即應答,閒置時也無不可。東家重用大鼎,表面不平整。美人預先準備細碎的食物,常擔心遲到會招禍。何不且用小器,慎勿嘲笑微小之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中陶器的精美及其在茶道中的應用。詩人通過對陶器的細緻描寫,展現了其工藝之美和實用性。詩中「控摶雅以靜,整削平不頗」等句,體現了陶器的製作精良和形態優美。後文通過茶道的場景,進一步強調了陶器在生活中的實際作用,以及它在文人雅士中的重要地位。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讚美了陶器,也反映了詩人對生活藝術的深刻理解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