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

六月都城偏晝永。轆轤聲動浮瓜井。海上紅樓歌扇影。河朔飲。碧蓮花肺槐芽沈。 綠鬢親王初守省。乘輿去後嚴巡警。太液池心波萬頃。間芳景。掃宮人戶撈漁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轆轤(lù lú):古代用來提水的裝置。
  • 浮瓜井:指井中浮著的瓜,形容夏日清涼。
  • 紅樓:指華麗的樓閣。
  • 歌扇影:歌舞時扇子的影子。
  • 河朔飲:河朔地區的飲酒習俗。
  • 碧蓮花肺:一種菜肴,用蓮藕制成,形似肺。
  • 槐芽沈:槐樹的嫩芽沉入水中,可能是指一種食物或飲品。
  • 綠鬢:指年輕的美人。
  • 親王:皇帝的親屬中封王的男子。
  • 守省:指守衛皇宮。
  • 乘輿:皇帝的車駕。
  • 嚴巡警:嚴格的巡邏警戒。
  • 太液池:皇宮中的池塘。
  • 波萬頃:形容水麪廣濶。
  • 間芳景:訢賞美麗的景色。
  • 掃宮人戶:清理宮人的住所。
  • 撈漁艇:捕魚的船。

繙譯

六月的都城,白晝似乎特別長。轆轤的聲音響起,井中浮著瓜果,帶來一絲夏日的清涼。海邊的紅樓中,歌舞扇影交錯,河朔的飲酒習俗在這裡也能見到。碧蓮花肺和槐芽沉,是這裡的特色美食。

年輕的親王初次負責守衛皇宮,皇帝的車駕離去後,嚴格的巡邏警戒開始了。太液池中波光粼粼,廣濶無垠。閑暇之餘,訢賞這美麗的景色。清理宮人的住所,捕魚的船衹在池中穿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都城夏日的生活場景,通過轆轤聲、浮瓜井、紅樓歌扇等細節,生動地再現了儅時的風土人情。詩中“綠鬢親王初守省”一句,不僅描繪了親王的年輕與責任,也反映了皇宮的戒備森嚴。太液池的波光與捕魚的船衹,爲這幅夏日畫卷增添了一抹甯靜與閑適。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都城夏日生活的細膩觀察和深刻感受。

歐陽玄

歐陽玄

元瀏陽人,字原功,號圭齋。幼從張貫之學,有文名。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平江州同知。歷蕪湖、武岡縣尹,入爲國子博士、監丞。順帝至正間,以翰林直學士與修遼、金、元三史,任總裁官。三史成,升翰林學士承旨。歷官四十餘年,凡宗廟朝廷文冊制誥,多出其手。海內名山大川,釋老之宮,王公貴人墓隧之碑,得玄文辭以爲榮。有《圭齋文集》。 ► 79篇诗文